体检报告上若显示肝衰且胆红素偏高,很多人难免会心生忧虑。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与人体脏腑功能的失衡、气血津液代谢的失常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其对身体所产生的影响,同样值得我们予以关注。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胆主决断,肝胆相互协作,共同参与人体的气机调畅与胆汁排泄。肝衰导致胆红素升高,多是由于湿热蕴结肝胆。外感湿热之邪,或是长期过食辛辣油腻食物,内生湿热,湿热之邪阻滞肝胆,胆汁排泄不畅,逆流入血,就会使胆红素升高。此外,肝郁脾虚也会影响胆汁的正常代谢,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水湿内停,与气滞相互胶结,同样会引发胆红素异常。
胆红素高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变化。外在表现上,明显的就是黄疸症状,皮肤、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这是胆汁外溢的直观体现。体内则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因为湿热困阻脾胃,脾胃升降失常。同时,肝胆疏泄不利,气机阻滞,还可能导致胁肋部胀痛不适,严重时影响气血运行,使人感到乏力、精神萎靡。长期胆红素高,若不加以干预,还会进一步损伤脏腑功能,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内环境稳定。
面对肝衰胆红素高的情况,中医调养注重整体调理。饮食上,可选择茵陈、栀子等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材煮粥;生活中,避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让肝胆得到充分休息,适当进行舒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促进气血流通。还可通过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来健脾利湿、调节肝胆功能,帮助改善胆红素高的状况,维护身体的健康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