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纤维化与气血瘀滞、湿热蕴结密切相关。巧用三味常见中药,或能辅助改善肝脏状态,为健康调理提供新思路。
丹参:作为活血养血的经典药材,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其活血祛瘀的特性,可改善肝脏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因气血不畅导致的肝脏纤维化。现代研究发现,丹参含有的丹参酮、丹酚酸等成分,能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抑制纤维组织增生。日常可将3-5克丹参切片,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或与枸杞、菊花搭配,既能活血又能养肝明目。
黄芪: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素有“补气之长”的美誉。乙肝患者久病体虚,正气不足,黄芪可补气固表,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身体抵御病邪。同时,气为血之帅,黄芪补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与丹参配伍,一活血一补气,共同促进肝脏气血调和,助力肝脏功能修复。取10-15克黄芪,与红枣、桂圆一起煲汤,口感清甜又能补气养血。
垂盆草:垂盆草味甘、淡,性凉,归肝、胆、小肠经,是清肝利湿的良药。乙肝患者体内多有湿热之邪,垂盆草能有效清除肝脏内的湿热毒素,减轻肝脏炎症。研究表明,其含有的垂盆草苷等成分,对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将新鲜垂盆草洗净后榨汁饮用,或取干品10-15克加水煎煮,代茶饮用,帮助肝脏“排浊”。
不过,中药调理需因人而异。这三味中药虽对乙肝轻微纤维化有辅助调理作用,但每个人体质、病情不同,使用时询问专业中医师,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用量与配伍,并结合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呵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