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肿了半个月,以为是感冒,结果竟是淋巴瘤!”——这样的悲剧本可避免!很多人发现颈部肿块时,首先反应是“揉一揉”“吃消炎药”,却不知可能耽误救命时机。淋巴瘤早期症状和感冒高度相似,学会区分这3个关键信号,关键时刻能保命!
一、肿块不痛≠安全!这种“橡皮感”要警惕
感冒或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通常伴有红肿热痛,且1-2周内消退。而淋巴瘤的肿块有3个致命特征:
无痛感:摸起来质地偏硬,像按压橡皮;
位置固定:多出现在颈部、锁骨上,不随皮肤移动;
持续增大:超过2周不消退,甚至融合成团块。
二、低烧、盗汗别当“体质差”
淋巴瘤早期常伪装成“反复感冒”,但有两个细节能揭穿它:
长期低烧:体温持续37.5℃-38℃,超过2周且无感染迹象;
夜间盗汗:睡觉时汗液浸透床单,与气温无关;
半年暴瘦:体重无缘无故下降10%以上(如60kg的人半年瘦6kg)。
三、皮肤瘙痒≠过敏!这种痒要命
淋巴瘤可能刺激免疫系统释放炎症因子,引发全身顽固性瘙痒,特点包括:
•无皮疹或仅有抓痕,抗过敏药无效;
•热水洗澡后瘙痒加重;
•集中在四肢、胸背部,夜间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