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太乙堂梁世 界巧用中医按摩,缓解胃食管反流不适

胃食管反流带来的烧心、反酸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其实,中医按摩这一古老的养生保健方法,能为缓解胃食管反流助上一臂之力。它操作简便,无需借助复杂工具,在家就能轻松进行。

从中医理论来讲,人体经络系统就像一张复杂的交通网,连接着各个脏腑器官。胃食管反流多与脾胃气机失调、胃气上逆有关,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恢复脾胃正常的升降功能,从而减轻反流症状。

首先要介绍的是中脘穴,它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方4寸处。找到穴位后,将右手掌心贴于中脘穴,左

手叠放在右手背上,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揉。力度要适中,以感觉穴位处微微发热、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约5-10分钟。中脘穴是胃的募穴,主管脾胃的运化功能,刺激它能够增强脾胃的消化能力,促进胃气下行,减少反流。

足三里穴也是缓解胃食管反流的关键穴位。它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用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力度由轻渐重,按压时会有明显的酸胀感,每侧穴位按压3-5分钟,两侧交替进行。足三里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有调节脾胃、补中益气的功效。刺激足三里穴,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增强脾胃功能,有效缓解胃食管反流带来的不适。

还有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内关穴,力度以产生酸麻胀感为度,左右两侧各按揉2-3分钟。内关穴不仅对心脏有调节作用,还能宽胸理气、和胃降逆。按摩内关穴可以有效缓解因胃气上逆导致的烧心、反酸等症状。

在进行按摩时,要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放松身心。按摩频率可根据自身情况,每天1-2次。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只是缓解胃食管反流不适的辅助手段,若症状严重,还是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不过,日常坚持中医按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脾胃功能,减轻不适,让我们的消化系统更健康,更好地享受生活。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