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体检中,肺结节的检出率逐渐升高,这让许多人开始关注肺部健康。太乙堂梁院长指出,了解诱发肺结节的因素,对于预防和早期干预肺结节十分关键。下面从中医角度为大家剖析这些潜在的诱发因素。
外邪侵袭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与外界直接相通,因此极易受到外邪的侵袭。风寒、风热、燥邪等邪气乘虚而入,侵犯肺部,导致肺气失宣。正常情况下,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功能确保了呼吸的顺畅以及体内外气体的交换平衡。当外邪入侵,肺气不畅,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就会凝聚成痰,痰气互结,久而久之,便可能形成肺结节。比如在寒冷季节,若不注意保暖,风寒之邪就容易通过口鼻或皮毛进入人体,引发呼吸道疾病,长期积累,增加肺结节的发病风险。
饮食不节
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肺结节的诱发因素之一。如今,很多人偏爱辛辣、油腻、甜腻的食物,并且过度饮酒。从中医理论来讲,过食辛辣易生内热,灼伤肺阴;油腻食物则会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为生痰之源,脾胃功能受损,水湿运化失常,就会内生痰湿。痰湿在体内积聚,随着气机的升降流窜至肺部,与气血相互搏结,进而增加肺结节形成的几率。例如,长期大量食用油炸食品、甜食的人群,体内痰湿往往较重,患肺结节的可能性也相对更大。
情志失调
长期处于不良的情志状态对肺部健康危害极大。中医讲,肺在志为忧,忧愁、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损伤肺气。当情绪长期低落时,人体的气机运行不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同时气机不畅还会影响津液的输布,导致津液凝聚成痰。痰瘀互结于肺,就为肺结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较大,很多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的状态,这种情志上的问题不容忽视,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肺部健康。
劳逸失度
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尤其对肺部影响明显。过度劳累会损耗人体正气,导致肺气不足,卫外功能减弱,外邪容易入侵。而长期过度安逸,缺乏运动,身体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减退,也会使肺的功能受到影响,无法有效抵御病邪。比如一些长期熬夜加班的上班族,以及长期久坐、运动量极少的人群,肺结节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太乙堂梁院长提醒大家,了解这些诱发肺结节的因素后,应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防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度运动,以降低肺结节的发病风险,呵护肺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