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许多患者深受其扰,其中声音长期沙哑是让患者极为苦恼的症状之一。太乙堂的杜保国医生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将从中医角度为大家分析并提供应对方法。
慢性咽炎导致声音长期沙哑,从中医理论来看,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喉咙为肺之门户。当肺阴亏虚,虚火上炎,熏灼咽喉,就容易引发慢性咽炎,进而影响声带,导致声音沙哑。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停,凝聚成痰,痰气互结于咽喉,也会加重咽炎症状,阻碍声音的正常发出。肾为先天之本,肾阴不足,不能上润咽喉,虚火循经上扰,同样会致使咽喉失养,出现声音问题。
在治疗方面,杜保国医生建议采用中药调理。对于肺阴亏虚型患者,常选用沙参、麦冬、玉竹等药材,这些药物具有滋阴润肺、清利咽喉的功效,可有效缓解因肺阴不足导致的咽喉干痒、声音沙哑。脾胃虚弱者,则会运用茯苓、白术、陈皮等健脾利湿、理气化痰的中药,改善脾胃功能,减少痰湿生成,减轻咽喉负担,恢复声音的清亮。针对肾阴不足的患者,使用熟地、山茱萸、枸杞子等滋补肾阴的药材,滋养肾阴,抑制虚火,从而缓解咽喉不适与声音沙哑症状。
除了中药调理,中医的外治疗法也颇具成效。比如穴位按摩,可选取天突、廉泉、照海等穴位。天突穴位于颈部,能宽胸理气、通利气道;廉泉穴在喉结上方,对缓解咽喉疼痛、声音嘶哑有帮助;照海穴属肾经,按摩此穴可滋阴利咽。患者可每天自行按摩这些穴位,每次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长期坚持,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日常的生活调理同样重要。杜保国医生提醒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喉负担。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润肺作用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同时,要尽量减少用嗓,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喊叫,让声带得到充分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改善咽喉的局部环境。通过综合治疗与日常调理,慢性咽炎导致的声音长期沙哑症状有望得到改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