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太乙堂戴春海:叫你从尿液辨识肾脏健康

在中医理念中,人体脏腑相互关联,肾脏作为先天之本,其健康状况常能通过身体表现反映,尿液便是关键“信号兵”。今天,随南京太乙堂戴春海医生,一同探究尿液与肾脏健康的奥秘。

尿液清澈如水且量多:警惕肾阳虚

正常尿液呈淡黄色、透明。若尿液清澈如水,排尿量增多,夜尿频繁,可能是肾阳虚。肾阳如身体内的火,起温煦推动作用。肾阳虚时,肾脏气化功能减弱,水液代谢失常,导致尿液清长。患者常伴有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等症状。中医常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助肾脏恢复阳气,改善水液代谢。

尿液深黄且少:多为肾阴虚有热

尿液颜色深黄如浓茶,尿量少,可能提示肾阴虚伴内热。肾阴滋养濡润身体,肾阴亏虚,阴虚生内热,津液被热邪煎熬,尿液浓缩。患者还可能有口干舌燥、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等症状。中医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清除虚热,使尿液恢复正常。

泡沫尿久久不散:或为肾气虚

尿液中大量泡沫长时间不消散,可能是肾气虚。肾主封藏,肾气虚时,封藏功能减弱,不能固摄蛋白质等精微物质,形成泡沫尿。患者往往神疲乏力、气短自汗、腰膝酸软。中医多采用补肾益气方法,如五子衍宗丸,增强肾脏功能,减少泡沫尿。

血尿:肾脏受损的危险信号

尿液中出现血液,即血尿,需高度重视。中医认为,血尿与肾脏、膀胱等脏腑有关,可能由外感热邪灼伤肾络、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或久病瘀血阻滞所致。无论轻重,都应及时就医。中医根据证型,采用清热凉血、滋阴降火、活血化瘀等方法调理。

浑浊如米泔水的尿:多因脾肾亏虚

尿液浑浊如米泔水,中医认为多与脾肾亏虚、湿浊内生有关。脾肾虚弱,水湿运化失常,湿浊混入尿液。患者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肢体困重等症状。中医采用健脾益肾、利湿化浊方法,如参苓白术散合萆薢分清饮,恢复脾肾功能。

气味异常的尿:反映体内寒热虚实

正常尿液气味不浓烈。若气味浓烈有氨臭味,可能体内有湿热蕴结;气味腐臭,可能下焦有热毒。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尿液有烂苹果味。中医根据病因,采用清热利湿、解毒泻火、滋阴润燥等方法调理。

尿液是身体健康晴雨表,出现异常要重视,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守护身体健康。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