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为四时之首,是万物生长开始。人也是一样,这个时候不注意养生,等于一年就白忙活了。春属木,与肝相应,喜畅达疏泄而恶抑郁,养生也要像树木一样,有春气之条达,舒畅心情,不可压抑情绪。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护肝和调节心情,保护阳气开始。肝气不疏易长结节!春季是养肝黄金期,如何疏肝解郁呢?
一、调顺肝气,舒畅心情!
肝气在春季容易郁结,这也是导致身体结节和肿瘤的中医病理基础之一。中医认为,肝主情志,怒伤肝。心情舒畅,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阳气生长。春季养肝,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戒骄戒躁,更忌心情忧郁,暴怒,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
二、清晨梳头,百脉调和!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人们日常清晨起来,洗漱梳理早已成习惯,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春天梳头?这是因为春天阳气升发,人身上的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春天多梳头,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保健作用。梳头时注意一定要全头梳,不论头中间还是两侧,都应从额头的发际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处。每个部位起码梳50次以上,上限以感觉舒服为准。尤其是有脱发少发困扰的朋友,借助春生之机多疏通一下头部气血吧,枯木逢春还能发芽呢。每天早上抽5分钟专心梳头,让头皮毛孔更通透,发量还是有希望的。
三、起居养生,两宜一忌!
宜1:晚睡早起
立春后,日照渐长,起居也要顺应变化。相对冬天来说,可以晚一点睡,早一点起,有利于阳气的生发。但也不能太晚,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养肝血的黄金时间。这段时间不睡会肝血不足,肝火乱窜,让人心情烦躁、易怒、眼睛干红痒、头疼等等。白天进行适量的活动,有助于阳气生发,夜晚睡觉能养阴生血,只有这样才能阴阳平衡,气血充足!
宜2:疏通身体
春季肝气生发,很容易出现肝气旺的情况,不妨每天晨起“敲胆经”3分钟,帮助我们疏通肝气、清肝火,助睡眠。尤其适合大腿粗、喜欢穿短裙子、工作久坐、有肝郁气滞的人。
方法:两手握拳,沿着大腿外侧上下敲打胆经,目的是抻下半身的胆经,这个动作坐着就可以做,看电视的时候不妨常敲打。
忌1:过早减衣
谚语云:“打了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冷天气。”也就是说,过了立春,还要冷一段时间。人体的阳气也才刚刚萌动,对寒邪的抵抗还不够,稍不留神就会让疾病钻了空子。所以,初春的时候,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尤其是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人群更应该谨慎,年轻人穿衣也要“下厚上薄”,注意对颈、膝、足等部位的保暖。
杜主任提醒:春天肝气不舒容易长结节,舒畅心情很关键,同时也要注意梳头及起居养生,若发现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