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太乙堂中医院的杜保国主任,在肠胃疾病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为大家分享了5个简单却有效的日常养胃小习惯。
规律进食是养胃的基础。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避免过饥或过饱。胃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按照规律运转才能发挥效能。长期饮食不规律,会打乱胃的生物钟,容易引发胃炎、胃溃疡等问题。早餐要吃好,为一天的活力提供能量;午餐要吃饱,满足下午的工作和学习需求;晚餐要吃少,不给肠胃造成过大负担。
细嚼慢咽益处多。很多人吃饭时狼吞虎咽,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进入胃中,这无疑增加了胃的消化负担。杜保国主任建议,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为宜。通过细嚼慢咽,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食物,减轻胃的消化压力,还能让大脑及时接收饱腹感信号,防止进食过量。
少吃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等,会刺激胃黏膜,损伤胃的屏障功能。长期食用这些刺激性食物,可能导致胃黏膜受损、胃酸分泌失调,引发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日常饮食应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南瓜等,这些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还能起到滋养胃部的作用。
适度运动也能呵护胃部。饭后适当散步,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吸收。但要注意,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至少休息半小时后再活动。每周保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拳等,对肠胃健康大有裨益。
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样重要。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会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导致胃的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失调。学会放松心情,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让胃在轻松的状态下工作。
养成这5个日常养胃小习惯,能有效呵护我们的胃部健康。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给胃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