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吃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你知道吗,有些吃饭习惯正悄悄威胁着胃部健康。太乙堂的李鑫主任从事胃部疾病研究多年,他指出以下4种吃饭习惯深受胃部肿瘤“喜爱”。
首先是三餐不规律。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早上没时间吃早餐,中午随便对付一口,晚上又暴饮暴食。李鑫主任强调,胃是个“守时”的器官,规律进食能让胃正常分泌胃酸和消化酶,帮助消化食物。三餐不规律会导致胃酸分泌紊乱,胃黏膜长期受胃酸刺激,易引发胃炎、胃溃疡,长此以往,增加胃部肿瘤发病几率。
其次是吃饭速度过快。快节奏生活让很多人养成狼吞虎咽的习惯,往往食物没嚼碎就下肚。李鑫主任提醒,食物咀嚼不充分,会加重胃的消化负担,还可能损伤胃黏膜。胃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能量去消化未嚼碎的食物,长期如此,胃功能受损,为胃部肿瘤埋下隐患。
再者,爱吃高盐、腌制食物也是一大隐患。咸菜、腊肉、咸鱼等腌制食物味道独特,深受一些人喜爱。但李鑫主任表示,这类食物含有大量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长期大量食用高盐、腌制食物,会使胃黏膜反复受刺激、损伤,大大提高胃部肿瘤的发病风险。
另外,吃饭时爱喝高度酒也不容忽视。酒精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和损伤作用。李鑫主任指出,经常在吃饭时饮用高度酒,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引发溃疡。长期酗酒,胃部反复受损,患胃部肿瘤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李鑫主任提醒大家,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对胃部健康至关重要。保持三餐规律、细嚼慢咽、少吃高盐腌制食物、避免吃饭时喝高度酒,让我们的胃远离肿瘤威胁,拥有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