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里,五脏气血充足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太乙堂的杜保国主任指出,当五脏气血不足时,身体会发出诸多信号。
心主血脉,若心血不足,人容易出现心慌心悸的症状,好像心脏突然“悬”了起来,坐立不安。而且还会失眠多梦,难以进入深度睡眠,夜间易惊醒。精神状态也欠佳,总是感到疲惫,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日常的工作和学习。
肝藏血,肝血不足的人,眼睛会受到明显影响。眼睛干涩、视物模糊,就像长时间用眼过度一样。指甲也会变得脆弱,容易断裂,表面还可能出现竖纹。情绪上,容易烦躁易怒,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较大的情绪波动。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不足,消化功能就会受影响。胃口变差,吃一点东西就觉得腹胀,食物难以消化,还可能伴有大便溏稀。身体也会逐渐消瘦,肌肉松弛,四肢乏力,没什么力气。
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的人,呼吸功能会变弱。容易气短,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咳嗽也会比较频繁,而且痰液清稀。皮肤也会变得粗糙,没有光泽,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气血不足,头发会变得干枯、易脱落,还可能出现白发。牙齿也会松动,腰膝酸软,尤其是在劳累后症状加重。对于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月经量少;男性则可能有性功能减退的情况。
杜保国主任强调,了解这些五脏气血不足的体现,有助于我们及时察觉身体的异常。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及良好的作息来调养身体,让五脏气血保持充足,维持健康的身体状态。若发现自身有气血不足的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