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的健康体系中,睡眠与肝胆之间存在着紧密且微妙的联系。太乙堂肿瘤名家戴春海院长,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与专业知识,深入阐述了“睡得好,肝胆才好”这一理念。
戴春海院长介绍,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各个脏腑在不同时段有着不同的气血运行规律。夜晚是肝脏进行自我修复与排毒的重要时段。当我们进入深度睡眠,身体的气血运行会相对缓慢,更多的血液会回流至肝脏。此时,肝脏如同勤劳的“清洁工”,利用充足的血液供应,高效地进行代谢废物的清理与自身细胞的修复。若睡眠质量不佳,肝脏无法得到充足的血液滋养,代谢功能就会受到影响,长期下来,易引发肝脏功能的紊乱。
良好的睡眠对于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同样至关重要。胆囊作为储存与浓缩胆汁的器官,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肝脏的疏泄功能。而肝脏疏泄功能的稳定,与良好的睡眠息息相关。当我们拥有高质量的睡眠,肝脏能够顺畅地疏泄胆汁,胆囊也能有序地储存与释放胆汁,帮助人体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反之,若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肝脏疏泄失常,胆汁分泌与排泄就会出现异常,可能引发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
现实生活中,许多不良的睡眠习惯正悄然损害着我们的肝胆健康。比如,熬夜追剧、长时间玩电子产品,打乱了正常的生物钟,使得肝脏无法在应有的时段进行自我修复。长期如此,肝脏负担加重,就像一台过度运转且得不到及时维护的机器,容易出现故障。
那么,如何才能保.障良好的睡眠,进而呵护肝胆健康呢?戴春海院长建议,首先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与起床。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可通过阅读、听舒缓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保持卧室的温度适宜、光线暗淡。
总之,睡得好是维护肝胆健康的重要基础。遵循戴春海院长的建议,重视睡眠质量,就是在为我们的肝胆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