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徐蕾主任在解释胃溃疡和胃糜烂的区别时,会强调以下几点关键差异:
1.病理变化:
1.胃溃疡:胃黏膜组织被破坏,形成一个或多个溃疡,溃疡边缘较为规则,大小不一。溃疡通常会深入到黏膜肌层、黏膜下层,甚至可能超过浆膜层或导致穿孔。
2.胃糜烂:胃黏膜组织受损,呈现出粘膜局部红肿、糜烂的情况,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溃疡形成。糜烂多局限在黏膜层,其深度不超过黏膜肌层。
2.临床表现:
1.胃溃疡:典型症状为胃部灼烧性疼痛,多发生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之内,疼痛能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消化不良、体重下降、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胃穿孔或胃出血。
2.胃糜烂:常表现为上腹部饱胀、疼痛、恶心、呕吐、烧心、嗳气、食欲差等消化不良症状。长期食欲差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贫血,出现乏力、头晕、消瘦等表现。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
3.发生位置:
1.胃溃疡:可以发生在胃的任何部位,常见于胃底、胃体和幽门部附近。
2.胃糜烂:主要发生在胃黏膜的表面,通常是广泛分布于胃黏膜的多个部位。
4.病因:
1.胃溃疡:主要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的过度使用引起。胃酸和(或)胃蛋白酶引起的黏膜自身消化也是溃疡形成的损伤因素。
2.胃糜烂:多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胃酸刺激等因素造成胃黏膜浅表性的坏死性缺损。
5.治疗方法:
1.胃溃疡: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菌药物等。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2.胃糜烂:治疗方法包括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等,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尽快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总结来说,胃溃疡和胃糜烂在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发生位置、病因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对于疑似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建议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待明确原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