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血压目前无法根治,但可以通过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改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很多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的用药还不是很了解,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不佳,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那患者在服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不要自行增加药物剂量,大剂量用药会导致血压下降过快,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脑血栓等其他不良反应。也不要自行减少药物剂量,以免影响血压的控制效果。
切勿随意间断用药
很多中老年人,服药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水平,或者高血压症状明显减轻后就自行停药,待血压又升高时再用药,这样不仅不能有效的控制血压,还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使机体产生耐药性,从而加大治疗的难度。
不要擅自乱用药物
降压药有许多种类型,药理作用和降压机理也不完全一样,不要自行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服药严守时间表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血压在24小时内会有两个高峰期,即上午7点-10点,下午4点-6点,在这两个高峰期前1-2小时服药效果比较好。如果晚上需要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建议在睡前3-4个小时服用,避免在睡前服药,这样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可能会造成心、脑、肾等器官供血不足,甚至是诱发心肌梗死或脑血栓的风险。
坚持定期检查
高血压患者平时可在家自行测量血压,以便及时了解血压的控制情况,及时发现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相关问题。也要注意定期到医院检查肝肾功能、心功能、血糖等指标,因为长期大剂量用药会对身体其他器官造成伤害,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用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