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血管内膜受损,导致胆固醇等脂质物质在血管壁内沉积,形成斑块,会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那么,动脉粥样硬化有哪些症状呢?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范海旺主任,出生于中医世家,世代相传,拥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和诊疗经验。近30年临床实践,于心脑疾患“治未病”领域颇有研究,他指出,动脉粥样硬化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
1.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心肌缺血时会出现心绞痛,表现为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常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
2.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颈动脉或脑动脉狭窄或闭塞,血液供应不足时会引起脑卒中,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头痛、眩晕、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
3.下肢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表现为下肢疼痛、跛行、肌肉萎缩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下肢坏疽。
4.肾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肾动脉狭窄或闭塞,会引起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5.眼底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眼底动脉狭窄或闭塞,会引起视网膜缺血、视力模糊等症状。
除了上述症状外,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等症状。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范海旺主任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非常重要。平时应注意饮食健康,控制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吸烟等不良习惯。此外,中医药也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辅助手段,如中药调理,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