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南京太乙堂杜保国主任:慢性胃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南京太乙堂杜保国主任,出身中医世家,十七岁行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在中医常见病、疑难病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受到患者充分肯定。在长期临床治疗中,杜主任在慢性胃病的诊治上多有创见。

杜主任指出,中医辨证中,将慢性胃病(炎)大致分为脾胃虚寒、肝胃不和、肝郁脾虚、中焦湿热、胃阴亏虚等证型。若失治误治则会导致气机阻滞、气郁化火、气滞血瘀、病久入络等证。临床治疗时应明确寒热虚实、气血阴阳,辨证用药。

脾胃虚寒证:治疗选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若有寒邪犯胃常用香附丸,药用木香、香附、枳壳、乌药,寒重加高良姜、荜茇。

肝胃不和证:治疗选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加减。若有肝郁化火或肝郁胃热,可选丹栀逍遥散加减。

脾胃气滞兼见中焦虚寒证:治疗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若有呃逆加公丁香,沉香。若有胃虚气逆、痰浊内阻证,症见心下痞鞭、嗳气反胃、口吐涎沫、苔白腻、脉弦虚者,加旋覆花、代赭石。

脾虚胃热证:多因脾胃虚寒伤冷,阳气郁遏于脾土化火而致,临证表现为口干口黏、口苦异味、脘腹痞满,舌红少津或无苔,脉细数或弦细证。治疗应健脾滋阴、调肝、清肝,方选益胃汤、化肝煎、滋水清肝饮加减,可酌加丹皮、栀子、薄荷泻肝经郁热。

杜主任强调,慢性胃病一定要对证治疗才能药到病除。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