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是经常出现在人体上的一种病症,比较常见的包括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等,大部分结节都是良性的,但是也有的结节有恶变风险,无论如何,结节的出现都在提醒着我们要重视身体健康。
肝气郁滞结节多发
肝气郁滞这个问题在很多人身上多见过,主要就是休息不好,睡眠不足,导致肝脏受损,肝气无法正常疏通。肝气郁滞也有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心情影响,因为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压力过大,沉浸在悲伤、抑郁、歇斯底里的负面情绪中,也会引起肝损伤,导致肝气郁滞。
值得一提的是,肝气郁滞的人,不仅肝脏不好,还会进一步降低睡眠质量,并且影响心情,所以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一定主动调节,打破这种循环。想要疏通肝气,需要顺时而为。
痰湿脾虚结节多发
全身多发结节,可能经常会咳痰咳喘,因为可能存在脾脏湿寒的情况。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所以痰多其实是因为体内的湿邪之气汇集到了脾脏,然后就形成了痰液,痰湿上逆到肺部,就会由我们咳出来。
痰湿脾虚的人,应该注重养脾。一方面,要注意饮食,少吃生冷性寒的食物,可以吃点性温的食物,比如羊肉,然后晚上睡前可以按揉肚子,化解寒气。
另一方面,脾脏不好应该注意劳逸结合,不仅要参加运动,活跃周身气血,还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当然,直接看医生,开一些除湿化痰的中药也是可以的。
中医治疗结节
中医在临床中总结出了“结节体质”的特点——这类患者大多脾气很急,爱生气、不开心,也就是“肝气郁结”。是指情志抑郁,使肝气气机阻滞。
从无形的情绪导致“肝气郁结”,逐渐在体内发展为有形物“结节”,一共有6个步骤: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气互结循经上行。
脾胃、脏腑失调:“肝气郁结”形成一定的规模时,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即“肝气犯脾”。脾主运化,运化水液。若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聚而生痰,日积月累便发展成“痰浊内生”,当脏腑功能失调,升降出入失常,“痰”便会与“气”相互勾结,循着经络在我们体内流窜。
身体各处结节:“结于喉结之处”,就是甲状腺结节;到了乳腺,就是乳腺结节;停在肺部,就是肺结节;还会在胃、肝、子宫等部位驻扎,形成肌瘤或肿瘤等。既然结节的根源是肝郁气滞,因此治疗应以疏肝理气为主,辅以健脾除湿,以达到解郁消肿、化痰软坚之目的。
中医药治疗结节,除了能疏肝,还能同时活血化瘀,祛痰散结。重要的是可以改善体质扶正气,正气存内。
上一篇:太乙堂梁提醒如何预防寒湿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