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心脑血管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下肢静脉血栓是如何悄无声息要命的。远东心脑血管医院治疗静脉血栓方法

上次我谈到主动脉夹层被称为极危险的手术疾病,临床上也使用了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是隐形杀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什么?

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也就是说,血液在深静脉中异常凝固,形成血栓形成,使静脉腔部分或完全阻塞。血栓形成可能脱落并进入并栓塞肺动脉,导致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严重死亡。

好发人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有三个基本因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

1、高凝:包括恶性肿瘤、妊娠、雌激素、创伤史、手术史、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易栓症等;

2、血瘀:包括房颤、左心衰竭、卧床或制动、长途旅行、静脉曲张或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压迫、肥胖、妊娠等;

3、血管内皮损伤:包括创伤、手术、静脉穿刺、化学输注、静脉内留置导管等;

4、其他:老年、既往深静脉血栓病史、血型、种族、下腔静脉畸形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根据血栓形成的位置、时间、侧枝循环补偿、血栓形成的进展而有所不同。可能从无症状到肢体肿胀,甚至肢体坏死和猝死。

肢体肿胀:肢体肿胀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症状之一。随着患肢皮肤张力的增加,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可以缓解,多为双下肢不对称肿胀;

肢体疼痛:多为肢体沉闷疼痛,卧床或抬高患肢可缓解,沿深静脉走形可出现深压痛,患侧脚背伸展可出现牵拉痛。

皮肤颜色和温度的变化: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停滞,患肢皮肤多为紫红色,皮肤温度明显升高。

浅静脉曲张:深静脉阻塞后,小静脉代偿性扩张;

肺栓塞:血栓形成脱落导致肺栓塞,大多数肺栓塞无症状或轻微症状,少数肺栓塞会出现呼吸功能、华法林等。损伤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严重者导致死亡。

主要危害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极危险的并发症是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脱落,沿血流方向通过心脏到达肺动脉,导致肺动脉栓塞、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咳血,严重猝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肺栓塞这是继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死亡原因。显示,10%的医院死亡是由VTE引起的。欧洲每年有50多人死于VTE。

如果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急性期进入慢性期,也会破坏深静脉瓣膜,导致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约30%的会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下肢肿胀、皮肤色素沉着、溃疡难以愈合等。

如何治疗: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是预防PE,减少血栓形成后的并发症,缓解症状。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不要挤压、按摩下肢;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回流不畅。

2、抗凝溶栓:抗凝治疗是基本的治疗方法,其作用是防止血栓继续扩散或形成新的血栓形成,开放侧支循环,缓解症状。常用的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溶栓治疗可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形成,常用的药物有尿激酶和链激酶。

3、介入治疗: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手段,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特点。常用的是放置腔静脉过滤器和导管溶栓。

下腔静脉过滤器:将过滤器放置在下肢静脉和心脏的途径上,即下腔静脉。如果血栓形成脱落,可以起到拦截作用,有效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

导管溶栓:将溶栓导管直接插入血栓形成的深静脉,通过导管注入尿激酶,直接融化血栓形成,效果更直接,效果更好,局部药物全身反应低。

腔静脉过滤器与导管溶栓的结合,不仅能溶栓血栓,还能防止血栓脱落引起的肺栓塞,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刘和平 主任医师
  • 张学新 主任医师
  • 刘丽 周围血管外科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