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太乙堂冯淑娟用两个方法来祛湿养脾

湿气重容易伤脾,而脾又是运化湿气的,脾虚又容易导致湿气重。脾脏对应黄色,如果湿重脾虚,就容易面黄枯萎,失去光泽,并影响脾肾水湿的运化,导致眼袋大、脸浮肿。

如果湿邪侵犯皮肤,就会出现痘痘、湿疹、疱疹流脓等症状,让人皮肤直接变差、变丑。另外,脾气主“升清降浊”,它还具备升血、控血的能力。如脾气虚弱,气血无法正常升到头面部滋养肌肤,也就更快衰老。中医养生理论中有“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的说法,因此,立秋过后,人们仍需祛湿调养脾胃,预防胃肠疾病,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

1、常按3大养生穴位

终伏期间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3大养生穴位,不失为一种祛湿养脾胃的好办法。其中,丰隆穴是化湿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2、食疗祛湿还养脾

立秋之时不宜进食羊肉和狗肉等大热食物,要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材搭配例如乌鸡,鸭子等煲汤。一方面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以达到滋阴养肺、润燥止干、清心安神的效果。

和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

此外,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能滋养肠胃,使其获得充分的能量在秋季运作而不至于受损。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