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Asperger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在社交方面有一些质的缺陷。幼儿期,儿童回避目光接触,对人声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意靠近人。幼年时期,儿童仍然避免与人目光接触,呼之欲出,对父母不会产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与同龄儿童结成伙伴,不会与人分享快乐,遇到不幸或受伤时,不会向别人寻求安慰。
幼儿期以后,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好转,儿童对家长、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情感,但仍然明显缺乏与人交往的主动性和行为。尽管有些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交流方式仍然存在问题,他们对社会交往中的常情缺乏了解,对他人的情绪缺乏反应,而且无法在社会环境下调节他们的行为。成人期以后,儿童仍然缺乏交往兴趣和社交能力,无法发展恋爱关系和婚姻。
该病的儿童常常以哭闹或尖叫来表现他们的不安和需求。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拉着大人的手去做他想做的事,脸上没有相应的表情,表情常常显得冷淡,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
该病儿童在语言交流上存在明显的障碍,包括:
①不同程度的语言理解障碍;
②语言发育迟缓或不发育,也有部分2~3岁的儿童曾有过表达言语的行为,但后来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③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反常:儿童经常出现模仿言语、刻板重复的言语,语法结构、人称代词中经常出现语法错误,语调、语速、节奏、重音等有异常;
④语言功能障碍:部分儿童虽能背诵儿歌、背诵广告词,但很少用语言进行交流,而且不愿提出话题、保持话题或只靠刻板重复的词组进行交流,纠缠在同一个话题上。
该病患儿对一般儿童喜欢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而对于诸如轮子、瓶盖之类的圆圈、可旋转的东西等通常不是玩具的物品,尤其感兴趣。一些儿童也对非生命物体,如塑料瓶,木棍产生依赖行为。儿童的行为方式也往往是非常刻板的,如:常用的是一种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出门非要走同一条路,长时间只吃少数食物等等。而且还会经常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奇怪的行为,比如:反复蹦跳、双手放在眼前凝视、扑腾或用脚尖走路等。
我们有非常多优秀门诊医生、康复师,如果你正在找靠谱自闭症干预机构,或者想了解自闭症干预方法,点击医师头像,可以根据你的情况进行评估后为你匹配相应的康复师,为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助力孩子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上一篇: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下一篇:孤独症孩子都有哪些刻板行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