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孩独自一人或感到厌烦,他会利用自己的刻板行为来消磨时间,从而加重小孩的刻板行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们应该利用有组织的作息时间,把孩子的一整天都安排在计划之中,让孩子在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以此来填补孩子的空闲时间,减少陈规行为。
如果孩子有刻板行为,我们应该立即介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让他在这个上越陷越深。举例来说,孩子们不停地摆手,我们可以教他们玩手指游戏或玩橡皮泥,总之,用有意义的活动代替无意义的刻板行为。
不要学新东西,一定要让孩子接受,不要让孩子有成见。举例来说,我们用贺卡学猫,就是要带小孩去看真猫,不同颜色的猫,让小孩听猫叫,摸猫身。多感官的参与,让这只猫产生一种更立体的印象。因此,儿童对猫的了解,不可能把刻板印象留在卡片上。
例如,孩子只愿意在家里上厕所,而不愿意在外面上厕所。首先要熟悉你的朋友圈,或者熟悉的学校,商场。刚一开始,孩子可能只愿意去洗手间门口,这时要加以加强。还可以让家人陪伴,逐步让孩子慢慢接受。随后,家长可以带孩子再一次进入1-2个不同位置的卫生间,终帮助孩子。
比方说,一位小朋友每天乘电梯回家,突然电梯坏了,走楼梯就哭,这时需要让位置变平。母亲每天带他以不同的方式回家,有时乘电梯,有时走楼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终于可以接受任何方式的回家。这一过程肯定要逐渐进行。刚开始时,孩子们只能走到楼梯口。亦可在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上、下楼层。
例如,一个每天下午去公园的小朋友早上上学。孩子一旦改变就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我们要经常更换顺序,让他逐渐的接受。可借鉴的视觉进度表,一开始每天都告诉他要做些改变。接着逐步减少通知的次数和时间,直到他能接受为止。
比方说,母亲每天都送孩子上学,一旦换了别人,孩子的情绪就会崩溃。于是,我们需要从孩子熟悉的人开始,爸爸,爷爷,奶奶,时常更换,让他慢慢接受。
比方说,孩子总是要拿一个绿色的小球,不愿意放下,否则就会哭闹不止,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其他颜色的同款小球来代替,逐渐变成其他物品。在这期间,你可以练习拿起和放下,甚至给予归还练习。
例如,搭积木的时候,每次只让小朋友从左往右搭,不接受其他的形式。因此,我们将形式从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始,频繁地变换,让儿童逐渐接受。
事实上,儿童存在许多成见行为,追根溯源还是儿童自身能力的不足,当能力提起来后,儿童许多成见行为也会随之消失。举例来说,孩子总是遵循同样的路线,但当父母带着孩子走上许多不同的道路回家后,孩子也会慢慢改变这种模式。例如,一个孩子总是问同样的问题,重复同样的句子,但当他的能力得到提高,能够真正地理解他们问题的含义时,他就不再重复。
自我封闭的孩子成见有些是可以改变的,有些则是不可改变的,但我们可以利用它们,因为它们很有意义。比方说,有的小朋友就喜欢把家里的物品按照一定的次序摆放,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整理能力。也有一些小朋友喜欢按顺序排列物品,这样可以培养将来的专业技能,比如图书管理员需要按编号排列书籍。
我们有非常多优秀门诊医生、康复师,如果你正在找靠谱自闭症干预机构,或者想了解自闭症干预方法,点击医师头像,可以根据你的情况进行评估后为你匹配相应的康复师,为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助力孩子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上一篇:孤独症孩子都有哪些刻板行为表现
下一篇:什么叫刻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