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为何会有强迫的思维和行为呢
发布时间:2024-11-12 07:39:31
发布时间:2024-11-12 07:39:31
强迫思维是指一种思想反反复复、持续地出现,这种思想可以包括一句话、一个数字、一个想法、一件想象的事物、回忆的往事、一个冲动的意念、一种情感体验等等。如怀疑自己做完的题怕没做好,反复想做题的过程或是检查好几遍仍不能完全放心;过分怕脏;怀疑自己生了某种疾病,虽经医院的多种检查仍不能打消此念头。
强迫动作或强迫行为是指反反复复的动作或必须按某种规则或程序而作出的动作,如强迫数数、反复洗手,反复做一套有先后次序的动作,若次序被打断或认为没做好则重新开始。这些想法和动作并非是自愿产生的,而是带有强迫的性质,明知没有什么意义、是多余的,想摆脱却摆脱不掉,浪费了时间,影响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自己也感到痛苦,情绪低落。
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疾病,在年幼的儿童中很少见,相比之下在年龄大些的儿童中多些,该问题常会出现在性格内向、做事认真刻板、一丝不苟、对自己要求十全十美的人身上;若父母是这种性格也会影响到孩子,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儿童的精神负担较重,来自家长和学校对孩子的要求甚高,发生这种心理障碍的机率也有所增高。但有的时候发生的原因难以确定,可能与某种特殊经历有关。
在儿童正常发育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看起来象强迫的现象,如:走路数阁子,反复折手帕,一定要折得很整齐,做一种特殊含义的动作,做好了就很舒服,否则就情绪不好。与病态强迫所不同的是,他们对此并不感到苦恼,反而会感到有意思,愿意去做,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自然就消失了,并不对生活和学习造成影响,这也就不算什么病态了。
当强迫的思维和行为对孩子造成了影响,应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否则将迁延多年,难以治愈。同时,需要排除重性精神障碍的强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