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别慌不是“月子病”

发布时间:2021-12-07 16:24:51

当代女性的生育观念越来越科学,但也不乏被一些“思想不对头”的孕妈拖了后腿,这些孕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封建迷信”类,一类是“网络传销”类。什么吹风会头痛,洗澡会腰酸背痛,运动全身痛,就算再多文章也还有人会留言分享自己月子没坐好,落下一身病的“经验”。

今天就来直面这些“月子病”,再来反封建反传销一次。

生完娃后,身体都经历了怎么样的变化?

我们产科意义上的产褥期,指的是分娩后的42天,也就是产后6周。以6周为标准并非医生一拍脑袋定下的,是完完全全有科学依据的,这主要因为分娩后,妈妈的身体会面临两大变化!这和我国延传已久的“坐月子”也基本吻合。产褥期的修复,其实主要是为了适应身体的这两大变化。

1、子宫变小:足月妊娠的子宫容量是非孕期的数千倍,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分娩以后的子宫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一般而言产后2周左右子宫就已经缩小到盆腔内,肚子上摸不到了,接着继续收缩到非孕期的大小,这个过程大约需要6~8周。

2、排出恶露:产后的“大姨妈”被称作恶露,前三天呈血性(红色恶露),之后两周内呈淡血性(浆液性恶露),产后2周以后呈白色或淡淡的粉色(白色恶露),这些都是正常恶露的过程,一般持续4~6周。

看到没?这两个最直观的产褥期变化,都是以6周为恢复的分界点的,所以我们的产后门诊也是要求孕妈42天左右来复查的,毕竟是有科学依据的。

正是因为这42天的修复期,各种“谣言”也来了。

月子病1:运动会浑身痛、落下病

理由:事实上现在因为封建迷信思想产后不活动的妈妈几乎为零。大部分不活动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肚子疼!而且越动越痛,感觉全身都不舒服。

医生:几乎所有人产后总有不可避免的子宫收缩痛,这跟你动不动根本没关系!除外一些宫腔感染等特殊病理因素,一般这种子宫收缩痛会渐渐缓解,并不是因为不痛了,而是因为“习惯了”。我们很多产后妈妈都表示,产后第二第三天明显感到“好多了”,大部分妈妈在产后一周就可以接受“常态化”子宫收缩了。除了子宫收缩痛,还有因为伤口上的疼痛,这种疼痛缓解起来就更快了,一般来说一周之内几乎就感觉不到了。至于有些剖宫产后妈妈感到伤口里面说不清的拉扯疼,一般是由于缝线牵拉引起的,也是会在缝线慢慢被吸收掉的过程中渐渐缓解。

多活动促进肠道蠕动,对于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能够尽快排气恢复肠道功能。产后多活动还能够促进子宫收缩、恶露排出,减少产后出血、感染的风险。另外,产后多活动还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避免产褥期栓塞症的发生。所以运动会导致肚子痛甚至全身痛,是站不住脚的。

月子病2:不补就会身子虚、没有奶

理由:产后多吃可以下奶!产后不能吃生冷的!生育以后“漏了气”,需要“补回来”,怎么补?鸡鸭鱼肉骨头汤,人参黄芪猪蹄花(这些小编完全不懂,随便凑了一句),满汉全席的标准来伺候月子都不为过!

医生:对于现代医学而言,产后并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忌口的,但一般建议不要“大补”。事实上产褥期也是跟孕期一样,提倡少食多餐、均衡营养,产后消化系统还在自我调节状态,一次性吃了太多运作跟不上,得不偿失。尤其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产后需要继续监测血糖,对自己好也对宝宝好。

产褥期因为激素下降的原因,确实会有生理性的“产褥热”,也就是出汗比较多,并不是因为太虚。和大补特补相比,对于夏天分娩的妈妈,反而要更需要注意产后适当补充水分。

至于乳汁排出,其实也是自然现象,喝“荤汤”对下奶毫无帮助,甚至还会长胖。想下奶,不如多喝水,多让宝宝吸吮,促进泌乳。至于产后喝冰饮、吃冰激凌,其实也是因人而异,只要胃肠道跟得上,偶尔满足一下嘴巴,心情反而更愉悦了呢!

月子病3:吹风、洗澡会腰酸背痛

理由:产后不能吹风、不能洗澡,要戴月子帽、要排毒才能不落下腰酸背痛、头痛发热这些月子病……

医生:分娩以后有些妈妈确实会有腰酸背痛、漏尿、腹直肌分离等问题,但这些往往与怀孕有关,源于“伟大的母爱”,需要时间产后慢慢恢复,甚至还需要进行医学干预,就算你不吹风不洗澡该疼还是照样疼。至于吹风会头疼,我们倡导的是开窗通风,就算普通人对着空调或者风口直吹也会头痛的呀!而产后个人良好的卫生不仅可以洗头洗澡、开窗通风,还可以理发、修剪指甲、护肤防晒,重新做回精致的自己!

其实,坐月子没有多讲究,主要是为了适应产后身体的正常变化。慢慢运动起来、饮食均衡、注意卫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就差不多了!如果有严重的产后并发症,也不是好好坐月子就可以解决的,还是要及时就医哦!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