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不正确易导致其他症状

发布时间:2021-10-26 09:32:21

为保证口腔卫生,除了每天刷牙,定期洗牙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有些人洗牙后发现牙缝变大,便将此归罪于洗牙。其实,这不是洗牙的错……

为保证口腔卫生,除了每天刷牙,定期洗牙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有些人洗牙后发现牙缝变大,便将此归罪于洗牙。其实,这不是洗牙的错。

洗牙也叫“口腔洁治”,就是用洁治器械去除附着在牙齿上的结石、菌斑和色素,并用磨光糊剂或牙膏抛光牙面,运用超声波击碎并震落牙石,通过水雾的冲洗达到清洁的目的。洗牙可以有效地清除牙菌斑、牙结石等,达到预防口腔疾病,减轻牙龈炎、牙周炎症状,保护牙齿健康的目的。

洗牙后牙缝变大,是源于牙结石的存在。由于人们长期不洗牙,加上自身口腔卫生习惯不好,导致牙结石侵占牙龈的位置,洗去牙结石后,由于牙龈萎缩才露出了较大的缝隙。

牙结石附着在牙颈部、牙齿间,像夹板一样把牙齿暂时固定,形成“假性保护”,长期的牙周炎症导致牙床骨被破坏吸收,造成牙周萎缩,牙根暴露。但是由于牙结石的“保护”,增宽的牙缝、暴露的牙根等都被牙结石所覆盖,酸、甜、冷、热刺激不到牙根。一旦牙结石被清除,就会有牙缝增大,牙齿变得对酸、甜、冷、热刺激异常敏感。

对于洗牙后牙缝变大和产生的酸痛感,可通过维护口腔卫生而逐渐缓解,牙龈逐步复原后,牙间缝隙会逐渐回填至正常水平。洗牙后,可选用抗过敏牙膏刷牙,同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洗牙有益于口腔健康,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特别是某些患全身性疾病的人。洗牙会出血,所以出血性疾病患者必须慎重选择洗牙时间,要在全身性疾病稳定后再去洗牙。

洗牙时应慎重的几种情况

1)患有各种出血性疾病的人,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白血病患者、未控制的三型糖尿病患者、未控制的甲亢等的患者应该预先适量应用促凝血药物,控制凝血速度,以免洗牙时出血不止;

2)患有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患者,如急性肝炎活动期、结核病患者等,也应等疾病稳定后,才可到医院进行洗牙。这一方面是因为你自己的病情,另外也应避免传染他人。

3)口腔局部软硬组织炎症处于急性期的患者(急性坏死性牙龈炎除外)应该待急性期过后再洗牙,以避免炎症延血液播散;

4)患有牙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不易接受常规洗牙,以避免肿瘤扩散。

5)患有活动性心绞痛、半年内发作过的心肌梗塞以及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的患者不易接受常规洗牙治疗。

洗牙后注意事项

1、在洗牙后两周,不宜食冷、热、酸、甜等食品。

2、在洗牙后一至三周内牙体过敏,属正常现象。(如酸倒牙的感觉。感觉轻重,视牙根暴露程度而定。)

3、在长期不洗牙或牙结石较大时,洗牙后感觉间隙变大,属正常现象。

4、牙齿洁护时间应在半年至一年一次。

不同洁牙方式的利弊对比

其一,超声波洗牙法,俗称洗牙(医学上成为“龈上洁治术”),指的是用超声波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泽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的再沉积。超声波洗牙法,其好处是在短期内效果明显,不过由于没能解决牙龈萎缩的问题,很快牙渍和牙石就会重新附着在牙齿表面,甚至附着更多更难清洗。超声波洁牙,在技术上还要求医师的技术和经验要好,否则易引起洁牙后的后遗症,这是由于超声波洗牙法,是利用超声波对龈下深层的牙石进行冲击,很容易造成洗牙创口,洗牙过程的出血是难免的,创口令内牙龈易被病菌感染;同时较顽固的牙石,还要在超声波冲洗的同时进行刮治,技术上的偏差,往往会由于创口过大而加重牙龈炎症,导致牙周环境的恶化,因此,洗牙后处理不当,还会发炎肿痛或流血不止。

其次,经常进行超声波洁牙,易导致牙釉质的加快损害,牙本质出现对酸冷过敏的现象。牙本质过敏由于牙釉质受损后牙本质外露导致的。

最后,超声波洗牙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患者都不宜采用,频繁洗牙也加大了因器械消毒上的隐患,导致洗牙过程中血液交叉感染的风险。

其二,喷砂洁牙法。是由特制的盐砂加上高压是保水为牙齿做进一步的清洗。洗牙的超声波只能把口腔内大块牙石震下,而喷砂能把附着在牙齿上的茶垢、烟垢及食物软垢清理干净,喷过砂的牙齿非常光洁,且不易再次沉积牙石,所以是洗牙和喷砂应结合进行。

其三,生物洁牙法。牙齿黄金咀嚼片主要是通过天然植物萃取合成的精华素,通过自然渗透进入龈下溶解牙石,从而达到洁牙的目的。牙齿黄金生物洁牙法,不仅可以与牙齿表面及牙缝的牙渍和牙石等衍生物进行反应,直接溶解清除,还能通过渗透进入龈下,溶解牙石,同时产品所含养份可令萎缩的牙龈边缘康复密合,有效防止牙石进入再附着。尽管跟超声波洗牙相比,见效会慢些,然而不会对牙釉质造成损耗,也不会形成洗牙创口,没有超声波洗牙的痛楚和血液传染风险,对牙周炎、牙龈萎缩的护理效果更佳。

实践证明洗牙的利大于弊,但是也不能洗的太频繁,洗牙的注意事项还是需要好好的学习。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