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同房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但并非绝对会得病。月经期宫颈口轻微扩张,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此时同房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生殖道。若双方生殖器清洁到位且无病原体携带,短期可能无明显异常;若存在卫生隐患或免疫力低下,可能诱发阴道炎、盆腔炎等疾病。
月经期同房时,经血可能改变阴道酸碱环境,削弱局部防御能力。男性生殖器或手指携带的细菌容易通过宫颈进入宫腔,增加上行感染概率。经血也是细菌滋生的培养基,长时间滞留可能引发炎症。常见感染表现为同房后分泌物异味、外阴瘙痒或下腹坠痛,部分女性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
存在妇科基础疾病时风险更高。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宫颈黏液较稠,更易滞留病原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期盆腔充血严重,同房可能加重病灶出血。使用卫生棉条时同房,棉条可能将细菌推入阴道深处。特殊情况下,经血逆流可能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概率。
建议月经完全结束后再恢复同房,期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若同房后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就医排查盆腔感染。日常可补充益生菌维持菌群平衡,同房前后双方都应清洁外生殖器。有反复妇科感染史者,经期应避免盆浴和游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