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方药
发布于 2025-05-23 05:01
发布于 2025-05-23 05:01
气滞血瘀型痛经可通过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类方药调理,常用药物包括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元胡止痛片、益母草颗粒等。
本方由桃仁、红花、当归等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功效。适用于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色紫暗有块等症状。方中柴胡、枳壳疏肝理气,与活血药配伍可改善气血运行不畅。使用前需由中医师辨证,孕妇及经量过多者慎用。
以小茴香、干姜、肉桂等温经药物为主,配合当归、川芎活血化瘀,特别适合伴有四肢不温、得热痛减的寒凝血瘀型痛经。该方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服药期间需忌食生冷,阴虚火旺体质者需调整配伍。
针对胸胁胀痛明显的患者,方中五灵脂、蒲黄等药物侧重化解膈下瘀血,配合香附、乌药等理气药物,可改善经期乳房胀痛伴随痛经的情况。需注意与情绪因素相关的痛经患者需配合情志调节。
中成药含延胡索、白芷等成分,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镇痛作用,适用于突发性剧痛发作时的短期缓解。该药起效较快但治标不治本,长期调理仍需配合其他活血方剂。
单味益母草制剂具有温和的活血调经作用,适合症状较轻或作为调理期辅助用药。可促进子宫收缩帮助经血排出,减少血瘀滞留。脾胃虚弱者建议饭后服用,连续使用不超过三个月经周期。
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暖腹部,经前一周开始用艾叶泡脚或热敷下腹。饮食宜多食用山楂、玫瑰花、陈皮等理气活血食材,避免生冷油腻。保持适度运动如瑜伽、慢跑促进气血运行,配合按揉三阴交、太冲等穴位。情绪管理至关重要,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疏解肝郁。若痛经持续加重或出现非经期出血,需及时就医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
上一篇 : 吃什么预防女性妇科病
下一篇 : 气滞血瘀所致痛经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