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艾灸以关元穴、足三里穴、大椎穴、肾俞穴、神阙穴等部位效果较好,可顺应春季阳气升发之势调理气血。
一、关元穴
位于脐下三寸处,属任脉要穴。艾灸关元穴能温补下焦元气,改善春季常见的畏寒肢冷症状,对脾肾阳虚引起的腹泻、月经不调有辅助调理作用。建议采用温和灸法,每次15-20分钟,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二、足三里穴
在膝盖外侧凹陷下三寸,为足阳明胃经合穴。立春艾灸此穴可健脾和胃,缓解春节饮食不当导致的腹胀、食欲不振,同时增强免疫力。配合足部保暖效果更佳,阴虚火旺者慎用。
三、大椎穴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属督脉穴位。春季易感风寒时艾灸大椎穴能升发阳气,预防感冒头痛,对长期伏案者的颈肩酸痛有缓解作用。建议采用雀啄灸法,皮肤潮红即止。
四、肾俞穴
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为膀胱经穴位。艾灸肾俞穴可培补肾阳,改善春困乏力、腰膝酸软等肾气不足症状。可与命门穴交替施灸,高血压患者不宜长时间施灸。
五、神阙穴
即肚脐中央,属任脉要穴。立春时节隔姜灸神阙穴能温通元阳,调理胃肠功能,对慢性腹痛、消化不良有效。施灸后需注意腹部保暖,糖尿病患者慎用隔姜灸。
立春艾灸前后应保持情绪平稳,避免过饥过饱。施灸后2小时内勿接触冷水,可饮用适量生姜红枣茶助阳。阴虚体质、皮肤溃疡、高热患者及孕妇不宜艾灸。建议每周施灸2-3次,连续三周为宜,若出现口干咽燥等上火症状应暂停。日常可配合太极拳、八段锦等柔缓运动以助阳气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