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由南方日报联合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发布《人工智能优秀应用案例》其中,由阶梯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AI脉诊仪对口帮扶乐昌的中医智能化取得创新实践,成功入选优秀应用案例。
该技术通过“极简硬件+智能算法”的组合,实现了传统脉诊技艺的数字化破壁,辅助基层医生辨证施治,有效提升诊疗效率和服务质量。
1
申报项目概述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联合乐昌市中医院及阶梯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在乐昌地区开展人工智能脉诊仪在广东省“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中的应用实践。
项目依托2022年度韶关市卫生健康科研项目《基于大数据采集的经络分析云平台系统设计》,通过理论研究、数据采集及算法优化,在《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发表相关论文,为项目实施奠定技术基础。
2
应用领域
本项目聚焦基层中医诊疗场景,针对传统脉诊依赖医师经验、主观性强、培养周期长、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在乐昌地区开展人工智能脉诊仪的应用实践。
该地区作为粤北欠发达县域,中医人才短缺,患者对便捷、精准的中医诊断需求迫切。人工智能脉诊仪适用于日常诊疗、义诊及下乡服务等多种场景,通过标准化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辅助基层医生辨证施治,有效提升诊疗效率和服务质量。
3
人工智能关键技术
本项目采用多模态传感融合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的技术路径,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中医智能脉诊系统:
1、硬件技术:采用高分辨率光学指夹式脉搏仪,基于光体积描述(PPG)技术,通过光感组件记录透过手指的光强度变化,获取心脏搏动周期及血管容积周期性变化信号。
2、信号处理与算法:通过傅里叶分析对动脉压力波进行谐频分析,结合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利用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及虚拟化技术对数据进行挖掘处理。系统基于前期建立的粤北地区临床脉象数据库进行训练,实现智能识别,准确率达92.3%。
3、系统架构:采用边缘计算架构,在本地完成特征提取后,通过5G网络将数据同步至云端经络分析平台。同时开发轻量化移动端应用,适配基层医疗场景需求,单次检测可在1分钟内完成,并自动生成包含脉象图谱和辨证建议的电子报告。
4
功能亮点
1、AI与传统中医深度融合: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与中医脉象理论系统结合,实现脉象诊断的数字化与标准化。
2、便携智能检测:采用高分辨率光学传感技术,1分钟内完成脉象采集与分析,突破传统脉诊对医师经验的依赖。
3、动态数据云平台:基于前期科研项目成果,构建粤北地区中医脉象大数据库,支持远程会诊和持续学习优化。
4、精准帮扶模式创新:在“组团式”帮扶中首创“设备+技术+云平台”三位一体方案,解决偏远地区中医资源匮乏难题。
5、标准化输出体系:通过发表研究成果,建立可复制的智能脉诊技术规范,推动中医诊疗现代化进程。
5
成效亮点
1、临床成效:累计完成脉诊检测2000余例,单次检测时间缩短至1分钟,脉象识别准确率达92.3%,辅助基层医生辨证准确率显著提升。
2、科研成效:成功申报韶关市卫生健康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篇,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3、社会效益:项目覆盖乐昌市12个乡镇卫生院,提升基层中医服务量及患者满意度,减少跨区域就诊人次,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成功案例。
6
结语
本项目通过人工智能脉诊仪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基层中医诊疗中的核心痛点,突破了传统脉诊的技术瓶颈,提升了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项目依托“组团式”帮扶模式,形成了可推广的智能中医技术方案,符合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及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为后续在更广泛地区的应用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