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运动后疲劳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5-05-24 05:40:50
发布时间:2025-05-24 05:40:50
运动后疲劳可能由能量代谢失衡、乳酸堆积、电解质紊乱、中枢神经抑制、肌肉微损伤等原因引起。
高强度运动时,体内糖原快速分解供能,当肌糖原和肝糖原储备不足时,三磷酸腺苷合成速率下降,导致肌肉收缩能力减弱。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虚则推动无力,可表现为四肢酸软、气短乏力。运动前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有助于延缓疲劳发生。
无氧代谢产生的乳酸超过肝脏代谢能力时,会引发肌肉pH值下降,抑制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干扰能量生成。中医将此归为“湿浊内阻”,常见肌肉灼痛、沉重感。运动后进行15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能加速乳酸清除。
汗液大量流失会导致钠、钾、镁等电解质失衡,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电信号传导。中医称“津液耗伤”,可见肌肉抽搐、心率失常。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比纯水更能有效预防该情况。
持续运动使大脑5-羟色胺浓度升高,通过血脑屏障的色氨酸增加,引发保护性抑制反应。这与中医“神机疲乏”理论相符,表现为反应迟钝、注意力涣散。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能促进神经递质恢复。
离心收缩易造成肌纤维微撕裂,炎症因子释放引发延迟性肌肉酸痛。中医辨证属“筋伤血瘀”,可见局部肿胀压痛。运动后24小时内冷敷,48小时后热敷,配合红花油按摩可缓解症状。
建议采用中医食疗调理,运动后2小时内饮用黄芪红枣汤黄芪15克、红枣10枚煮水,补气生津;每周3次山药薏米粥健脾祛湿。配合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呼吸训练,每天练习10分钟可改善气血循环。若疲劳持续超过72小时伴心悸、低热,需警惕过度训练综合征,应及时就医检查心肌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