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怎么做的用什么做的
发布时间:2025-05-24 05:15:00
发布时间:2025-05-24 05:15:00
陈皮是柑橘类果皮经晒干或低温干燥制成的传统中药材,主要采用茶枝柑、大红袍等特定柑橘品种的成熟果皮制作。制作方法包括选果取皮、翻皮晾晒、陈化储存三个关键步骤,品质受原料品种、产地气候、储存年限等因素影响。
传统陈皮以广东新会茶枝柑又称新会柑为最佳原料,其果皮油胞密集、芳香物质含量高。次选大红袍、温州蜜柑等皮厚品种,需选用完全成熟、无病虫害的果实。新鲜果皮需保留完整三瓣状,剔除果肉白瓤仅留外层橘红部分。
采摘后24小时内完成取皮工序,用特制刀具沿果蒂呈三瓣状划开剥取。新鲜果皮需白色面朝上平铺晾置6-8小时,待其稍软化后翻转使橘红面朝上,此过程称为"翻皮",可避免干燥过程中果皮卷曲变形。
传统采用自然晒制法,晴天时平铺竹筛暴晒3-5天,夜间收回避免露水。现代改良工艺采用40℃以下低温烘干,需持续通风保持湿度≤60%。干燥标准为果皮含水量降至13%以下,对折时不易断裂为佳。
初步干燥的果皮需置于通风陶罐或麻袋中自然陈化,每年雨季前需复晒防霉。正宗陈皮需储存3年以上,随着年份增加,表皮逐渐褐变、香气转为陈醇。十年以上老陈皮表面会产生"陈皮霜"挥发性油脂结晶。
优质陈皮外皮呈棕红色、油室明显,内面白色部分已转为浅黄。气味清香浓郁无霉味,撕开时油胞渗出芳香油脂。劣质品多呈暗黑色,有酸腐味或硫磺味,可能采用染色、熏硫等违规工艺加工。
陈皮制作完成后需密封避光保存,日常可搭配普洱泡制药茶,或与瘦肉、老鸭等炖煮药膳。三年内新皮辛温燥烈,适合烹饪去腥;五年以上陈皮药性转醇和,更宜入药调理脾胃。储存期间定期检查防潮防蛀,南方地区建议每年夏季复晒一次。食用时建议先用温水冲洗表面浮尘,再根据用途整片使用或切丝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