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活血止痛药

发布时间:2025-05-09 07:59:10

活血止痛药通过促进气血运行、消散瘀滞缓解疼痛,常用药材包括川芎、延胡索、乳香、没药、红花等。

1、川芎:

川芎辛温归肝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血瘀型头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适用。含川芎嗪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临床配伍当归组成芎归汤,或与白芷同用治偏头痛。阴虚火旺者慎用,孕妇禁用。

2、延胡索:

延胡索苦辛温通,专攻气滞血瘀疼痛。所含延胡索乙素具有中枢镇痛作用,对胃痛、胸胁痛效果显著。常与川楝子配伍金铃子散,或配五灵脂治痛经。煎服用量3-9克,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

3、乳香没药:

乳香偏重行气活血,没药长于散瘀消肿,二者常相须为用。适用于风湿痹痛、疮疡肿痛,现代研究证实其树脂成分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可制膏药外敷或入汤剂,胃弱者宜饭后服用。外伤出血初期禁用。

4、红花:

红花辛温色赤入血分,善治瘀血闭经、胸痹心痛。含红花黄色素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缺血。可单味泡酒或配桃仁、当归,用量3-9克。月经过多及孕妇忌用,部分人群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5、丹参:

丹参苦微寒,活血祛瘀兼凉血,对心脑血管疾病尤佳。丹参酮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预防血栓形成。常与三七配伍治疗冠心病,或配檀香制成丹参滴丸。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避免与抗凝药同服。

使用活血止痛药需辨证施治,气滞血瘀者可配合玫瑰花代茶饮,适量食用黑木耳、山楂促进血液循环。太极拳、八段锦等柔缓运动辅助气血运行,艾灸关元、血海等穴位增强疗效。外伤瘀肿初期宜冷敷,48小时后改用活血药外涂。长期服用需监测凝血功能,女性经期应调整用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