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急止痛的中药方剂
发布时间:2025-05-08 12:42:46
发布时间:2025-05-08 12:42:46
缓急止痛的中药方剂主要通过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等方式缓解疼痛,常用方剂包括芍药甘草汤、失笑散、金铃子散、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
芍药甘草汤由白芍和甘草组成,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两药合用可缓解肌肉痉挛性疼痛,如小腿抽筋、胃脘痛等。白芍用量12-30克,甘草6-10克,水煎服用。阴虚火旺者慎用。
失笑散含五灵脂、蒲黄等成分,具有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功效。适用于瘀血阻滞引起的胸胁刺痛、痛经等症。五灵脂需醋炙减毒,与蒲黄等份研末,每次3-6克黄酒送服。孕妇及出血性疾病禁用。
金铃子散以川楝子、延胡索为主药,疏肝泻热、行气止痛。主治肝郁化火导致的脘腹胁痛,症见疼痛伴灼热感。川楝子有小毒,需炒用,与延胡索按1:1配比,研末每次3克冲服。脾胃虚寒者不宜。
血府逐瘀汤包含桃仁、红花、当归等十余味药,擅长治疗瘀血内停引起的头痛、胸痛。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每日1剂分2次煎服,连用7-10天。月经量多者减量使用。
少腹逐瘀汤针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含小茴香、干姜、肉桂等温经药,配合当归、川芎活血。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至经期第2天。小腹冷痛明显者可加艾叶,血块多者加益母草。
使用止痛方剂期间宜配合饮食调理,如血瘀体质多食山楂、黑木耳;气滞者可饮用玫瑰花茶。避免生冷油腻食物,疼痛发作期减少剧烈运动。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可增强药效,每日温和散步30分钟促进气血运行。长期疼痛或急性剧痛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