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中药治疗方剂
发布时间:2025-05-08 05:26:18
发布时间:2025-05-08 05:26:18
肠梗阻可通过中药方剂调理气机、通腑泄浊,常用大承气汤、温脾汤、五仁汤、麻子仁丸、增液承气汤等辨证施治。
适用于热结型肠梗阻,表现为腹胀硬满、便秘高热。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芒硝软坚散结,厚朴、枳实行气导滞。煎服时大黄后下以保留泻下成分,症状缓解后需减量。可配合针刺足三里、上巨虚增强肠蠕动。
针对寒积型梗阻,症见腹冷痛、手足不温。附子温阳散寒,干姜助运中焦,人参、甘草补益脾气,大黄导滞而不伤正。宜文火久煎附子减毒,服药后辅以艾灸神阙穴。老年体虚者加当归、肉苁蓉。
主治津亏肠燥型不全梗阻,桃仁、杏仁润燥滑肠,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富含油脂润下。可配伍蜂蜜冲服,或用药汁煮粥食用。长期卧床者合用黄芪、白术预防气虚便秘。
适用于术后粘连性梗阻,火麻仁润肠通便,白芍缓急止痛,枳实、厚朴理气消胀。制成蜜丸便于长期服用,配合腹部按摩沿结肠走向推按。糖尿病患者可改用玄参、麦冬代蜂蜜。
治疗阴液耗伤型梗阻,玄参、生地、麦冬滋阴增液,大黄、芒硝通腑泄热。适宜放疗后肠粘连患者,煎汤代茶频饮。可添加芦根、天花粉生津,忌食辛辣燥热食物。
肠梗阻患者饮食宜选用萝卜粥、山楂麦芽饮等易消化通腑食物,避免豆类、糯米等胀气食材。恢复期练习揉腹功:平卧屈膝,掌心贴腹顺时针按摩50次。严重呕吐、无排便排气或腹部板状硬需立即就医,中药治疗期间监测电解质平衡,老年患者慎用峻下药。术后患者可长期服用四磨汤预防复发,配合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锻炼膈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