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髓炎中医名称
发布时间:2025-04-30 22:04:29
发布时间:2025-04-30 22:04:29
颌骨骨髓炎在中医称为"骨槽风"或"附骨疽",多因热毒壅滞、气血瘀阻所致,治疗需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中医认为骨槽风主要与三种病理因素相关。外感风热邪毒侵袭颌骨,常见于牙源性感染未及时处理;过食辛辣炙煿导致胃火上炎,热毒蕴结于骨;外伤或手术损伤脉络,瘀血化热成毒。明代外科正宗记载:"附骨疽者,乃阴寒入骨之症",强调寒邪久郁亦可转化为热毒。
临床常见三种证型。热毒炽盛型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脓液黄稠,伴有高热口渴;气血两虚型多见病程迁延、脓液清稀,伴面色苍白;瘀血阻滞型特征为局部硬结刺痛、张口受限。清代医宗金鉴将本病分为"溃脓期"与"收口期"两个阶段。
基础方剂包括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加减。热毒型加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瘀血型加丹参20克、红花10克;虚证加黄芪30克、当归12克。外敷可用金黄散调醋敷患处,或取鲜蒲公英捣烂外敷。明代外科启玄推荐使用五香连翘汤治疗早期病症。
针灸选取合谷、颊车、下关等穴位,采用泻法清热消肿。火罐可在患处周围行闪罐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已化脓者,可配合刺血疗法,在红肿明显处点刺放血3-5滴。清代针灸大成记载艾灸足三里能扶正祛邪。
急性期需绝对休息,避免咀嚼硬物。保持口腔清洁,可用金银花煎汤漱口。饮食宜清淡流质,推荐绿豆粥、冬瓜汤等清热食品。恢复期练习"叩齿吞津"功法,即轻叩牙齿36次后吞咽津液,有助于促进颌骨气血运行。
颌骨骨髓炎患者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百合、山药等滋阴之品。适度进行颈部导引操,具体做法为缓慢左右转头各10次,配合深呼吸。情志调摄方面需保持心境平和,避免郁怒伤肝。长期吸烟者需戒烟,因烟草燥热易加重病情。定期复查很关键,建议每月舌诊观察舌质变化,若出现舌绛少苔需及时调整用药。冬季注意颈部保暖,防止风寒侵袭诱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