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发布时间:2025-04-19 14:00:14
发布时间:2025-04-19 14:00:14
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需分型施治,常见证型包括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瘀血阻络。
多因情志失调或肝肾阴亏导致肝阳偏亢,表现为头晕目赤、烦躁易怒。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天麻钩藤饮为基础方,可配伍菊花、石决明;针刺选太冲、风池穴;日常宜饮决明子茶,避免熬夜及情绪激动。
常由饮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痰浊上扰清窍引发头重如裹、胸闷呕恶。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茯苓、泽泻可利湿化痰;艾灸中脘、丰隆穴;饮食推荐薏苡仁山药粥,忌生冷甜腻。
久病耗伤或年老体衰致阴不制阳,见腰膝酸软、耳鸣健忘。选用杞菊地黄丸滋养肝肾,加女贞子、旱莲草;推拿涌泉、三阴交穴;食疗用黑芝麻核桃糊,配合八段锦调理。
脾胃虚弱或失血后气血生化不足,症见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归脾汤配合黄芪、党参补益气血;温和灸足三里、关元穴;药膳可选当归生姜羊肉汤,适度练习太极舒缓身心。
病程迁延或外伤致血行不畅,表现为刺痛固定、舌质紫暗。血府逐瘀汤加减,丹参、川芎活血通络;刺络拔罐委中穴;饮食中加入山楂玫瑰花茶,辅以经络拍打促进循环。
高血压患者需长期调养,低盐饮食配合芹菜汁、菊花枸杞茶等药膳;选择散步、五禽戏等和缓运动;定期监测血压,避免突然用力或情绪波动。痰湿体质者可用陈皮代茶饮,阴虚者睡前温水泡脚引火归元,瘀血体质建议每周刮痧一次疏通背部膀胱经。严重眩晕或血压骤升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