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心动过缓三秘方
发布时间:2025-04-19 10:05:40
发布时间:2025-04-19 10:05:40
心动过缓可通过中医补气活血、温阳通络的方剂调理,常用人参、黄芪、桂枝等药材配伍,结合针灸内关穴改善心律。
心阳不足型心动过缓多见胸闷气短,方用人参10克、黄芪30克、炙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人参大补元气,黄芪升举阳气,炙甘草调和诸药,三味合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配合艾灸膻中穴15分钟,可温通心阳。
寒凝心脉者常见心悸畏寒,取桂枝12克、附子6克先煎、丹参15克煎服。桂枝温通经脉,附子回阳救逆,丹参活血化瘀,适用于心率低于50次/分钟的阳虚患者。同时可用吴茱萸粉醋调敷贴心俞穴,每日1次。
血瘀型多伴舌质紫暗,以川芎10克、红花6克、三七粉3克冲服组方。川芎行气活血,红花化瘀通络,三七改善心肌微循环。建议配合针刺内关、神门穴,留针20分钟,每周3次。
龙眼肉30克、红枣10枚、粳米100克煮粥,早晚分食。龙眼补益心脾,红枣养血安神,适合长期调理。冬季可用羊肉500克加当归15克炖汤,温补心肾阳气。
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配合深呼吸调节自主神经。每日晨起面南站立,掌心向上缓缓上举时吸气,下落时呼气,重复36次,有助于改善心脏供血。
心动过缓患者日常宜食山药、核桃、樱桃等补心食物,避免生冷油腻。适度练习太极拳、五禽戏等柔缓运动,忌剧烈活动。严重者需监测心率,如出现晕厥应立即就医。保持情绪平稳,夜间可用肉桂粉3克冲服助阳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