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萎缩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5-04-18 21:38:25

肾萎缩可能由遗传因素、慢性肾病、肾动脉狭窄、长期尿路梗阻及药物损伤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

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可导致肾脏结构异常,逐渐发展为肾萎缩。治疗需针对原发病控制,如多囊肾患者需控制血压、预防感染,严重时需透析或肾移植。

2、慢性肾病: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长期未控制,肾单位持续受损引发萎缩。中医采用黄芪、冬虫夏草等益肾药物,配合降压降糖管理,晚期需替代治疗。

3、肾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导致肾脏供血不足,引发缺血性萎缩。血管介入手术如支架置入可改善血流,中药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方剂辅助调理。

4、尿路梗阻:

肾结石、前列腺增生等造成尿液反流压迫肾实质。需解除梗阻原因,如碎石术或导尿,配合金钱草、海金沙等利尿排石中药调理。

5、药物损伤:

长期滥用非甾体抗炎药或肾毒性中药如关木通可致肾间质纤维化。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六味地黄丸加减方修复肾阴,严重者需血液净化。

日常需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定期监测肾功能。黄芪山药粥、黑豆核桃露等食疗方可辅助补益脾肾,艾灸关元、肾俞穴促进气血运行,但需在医师指导下综合治疗原发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