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跟腱炎和痛风

发布时间:2025-04-17 13:56:01

跟腱炎与痛风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症状特征及发作部位,前者属于局部劳损性炎症,后者是尿酸代谢异常引发的晶体沉积性疾病。

1、病因差异:

跟腱炎多因长期运动劳损或急性拉伤导致跟腱纤维撕裂,常见于跑步、跳跃等重复性动作。痛风则由高尿酸血症引发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与饮食高嘌呤、遗传代谢缺陷相关。前者属机械性损伤,后者属代谢性疾病。

2、疼痛特点:

跟腱炎疼痛集中于足跟后方,表现为活动时刺痛或晨起僵硬,按压跟腱有明确痛点。痛风急性发作时呈刀割样剧痛,多发于大脚趾基底部,伴随红肿发热,疼痛常在夜间突然加剧。

3、伴随症状:

跟腱炎可能伴随局部轻微肿胀或皮下结节,无全身症状。痛风急性期可见关节皮肤发亮、紫红,严重者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慢性期可形成痛风石。

4、诊断方法:

跟腱炎通过超声或MRI显示肌腱增厚、纤维断裂。痛风需检测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关节液穿刺发现尿酸盐结晶可确诊。

5、治疗方向:

跟腱炎采用休息、冰敷、体外冲击波治疗,严重者需PRP注射。痛风急性期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缓解期需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两者均需调整运动方式。

饮食管理对两者均关键:跟腱炎患者需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肌腱修复,推荐食用鲑鱼、奇异果;痛风患者应限制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建议每日饮水2000ml以上。运动方面,跟腱炎恢复期可做足底筋膜拉伸,痛风患者适合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出现持续疼痛或关节变形需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