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内上髁炎的中医诊断

发布时间:2025-02-18 18:23:55

肱骨内上髁炎的中医诊断和调理方法

肱骨内上髁炎,又称“高尔夫球肘”,是一种由于肘关节周围肌肉和肌腱反复过度使用所引起的慢性损伤性疾病。在中医诊断中,肱骨内上髁炎常归于“痹症”的范畴,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中医诊断主要依据病因如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等,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完善诊断。治疗上通常采用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等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局部康复,同时适当调整日常生活习惯能显著提高疗效。

1、肱骨内上髁炎的中医病因分析

1)气血不足,筋脉失养

中医认为,气血亏虚会导致筋脉营养不足,从而引发筋肉酸痛或僵硬感。肱骨内上髁炎的患者常因久病体虚,或长期劳累导致气血衰弱,表现为酸痛、乏力甚至运动功能受限。

建议:通过汤药调理气血,例如服用八珍汤(当归、人参、白术、茯苓等)益气养血,可有效改善症状。适量增加富含补气血的食物,如红枣、枸杞、乌鸡羹等。

2)外寒湿邪侵袭

寒湿侵入肘关节经络,使局部出现酸胀、麻木甚至痛风症状。这种情况下,天气寒冷或潮湿时症状通常会加重。

建议:针灸和艾灸调节寒湿,如取穴尺泽、曲池、合谷、外关,能有效祛寒散湿,疏通经络。在家中可结合艾条熏蒸肘部,保持关节温暖。平日尽量避免手臂暴露于寒湿环境中。

3)血瘀阻络

中医认为,血瘀是肱骨内上髁炎的核心病机之一。反复劳损会造成瘀血阻滞经络,导致疼痛难消,局部触痛明显。

建议: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可采用筋骨痛消贴或红花、川芎等制剂外敷局部。同时可尝试推拿疗法,通过持续按压阿是穴和合谷穴缓解疼痛感,加快瘀血改善。

2、中医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的具体方法

1)针灸治疗

针灸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取穴通常包括局部取穴(曲池、尺泽、少海)和远端配穴(太冲、合谷)。刺激穴位可加速局部气血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2)推拿和拔罐

推拿通过揉按经络和局部肌肉能有效放松筋骨,改善疼痛。针对肘部可采用滚法和按压法,重点处理肘内侧酸胀的部位。而拔罐则有助于祛瘀散寒,减轻局部的僵硬感。

3)中药外敷

可使用中药膏剂如云南白药贴敷患处,或自制药膏以防风、川芎、乳香为主,拌匀后涂抹在患处,用纱布覆盖固定,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

3、日常生活中的调护建议

除了接受中医治疗,患者也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行为调整。例如:

-避免过度用力搬运或旋转物品;

-使用护肘支架减少肘部负荷;

-每日用温热毛巾热敷肘关节15-20分钟,缓解局部僵硬;

-适当做伸展运动,如轻柔握拳、前臂旋转、屈肘和伸肘动作,有助于减轻肌肉紧张。

温馨提示

肱骨内上髁炎并不是无法治愈的疾病,但需要患者耐心调治、坚持劳逸结合。中医强调整体观念,针对病因施治温和且有效,适合长期护理。若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功能障碍,建议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结合西医影像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健康的身体源于科学的调理与合理的预防,用心呵护您的每一份健康,肘部的困扰自然会逐渐消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