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甘草的作用及食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5-01-31 09:34:50
发布时间:2025-01-31 09:34:50
中药甘草具有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等多种作用,在中医里广泛应用于治疗咳嗽、胃痛、炎症等病症,同时还被用作调和百药的“佐使药”。但甘草虽好,也需根据体质合理食用,以免引发副作用。
甘草的主要作用可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润肺止咳,甘草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喉咙干涩等症,可与杏仁、桔梗等药材搭配。二是解毒作用,甘草可中和部分毒素,常用于缓解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带来的不适,比如与绿豆结合煮水饮用。三是缓急止痛,对胃痛、腹痛等问题有较好的疗效,多与白芍、桂枝等中药同时使用。四是抗炎作用,甘草中的活性成分甘草酸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对缓解咽喉肿痛、皮肤炎症等有效。甘草还能调和寒热之性,既可参与补益药方,又能加入清热药方。
食用甘草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第一,可以煮水泡茶,将甘草切成小段,加入枸杞、红枣搭配煮水,有助于润喉和改善睡眠;第二,用于煲汤,比如与猪骨、党参等炖煮,滋润调理身体;第三,在中药配方中作为辅药使用,如“甘草汤”缓解胃部不适。但注意,不宜长期大量服用甘草,会引起浮肿、血压升高等症状,且低钾症、严重高血压患者需慎用。
健康调养离不开适量与配伍,甘草虽是常见中药,也需专业指导。若您因不适使用甘草相关方剂,但症状未改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调整治疗方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甘草的疗效,同时规避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