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能纠正胎位吗?艾灸纠正胎位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4-05-15 10:31:50

艾灸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式,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呢,有些准妈妈怀孕的时候胎位不正,那么也可以艾灸吗?艾灸是怎么纠正胎位不正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胎位不正的原因

妊娠30周后经产前检查除枕前位(正常胎位)外,其余的枕横位、枕后位、臀位等均为异常胎位(即胎位不正)。一般孕妇无任何异常感觉,只是在产前检查时才能发现。

中医学称倒产、横产、偏产、胎不正。认为妇女妊娠后气血亏虚,胎气不足影响胞宫的正常活动。胎位辗转失常或气滞或惊恐,影响胎儿转运诱发胎位不正。西医学认为:骨盆狭窄,前置胎位,胎儿过大或胎儿发育异常,子宫收缩无力或子宫腔大腹壁松弛的经产妇,双胎羊水过多等均可致胎位不正。

2、艾灸能纠正胎位不正

正常的胎位是胎儿头在下、屁股在上,自然生产时,头先从产道出来,这样的胎位最有助顺产。不过,有些孕妇会有胎位不正问题,如胎儿屁股在下或脚在下等姿势,若自然产,胎儿头部卡在产道的机会较高。

妇产科医生一般在孕妇28周时观察胎位,若到32周胎位都没有转正,会建议孕妇趴在床上做膝胸卧式改正,若到36周仍无法转正,就要考虑剖腹。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传统医学科妇科主任陈玉娟表示,每年都会收到一些孕妇个案,因胎位不正、不想剖腹,寻求中医找解方。因孕妇不能用针灸,怕伤到胎儿,多是用艾灸。

陈玉娟说,艾灸是点燃艾条后在特定穴位做热薰,处理胎位不正,会锁定肾经、肝经、脾经的穴位,如至阴穴、公孙穴、足三里跟三阴交。

根据中医原理,陈玉娟说,肾是先天的根本,肾精足,胎气稳,母亲的肾气与胎儿发育有关;肝则主血;脾是后天的气。艾灸肾经、脾经、肝经等于是调先天、后天,让气血通畅,帮助胎位转正。

陈玉娟说,从临床经验发现,艾灸对胎位转正有帮助,1周做2到3次,每次10分钟,约2周左右胎位转正。不过,考量孕妇安全,目前没有大型研究验证艾灸跟胎位转正的相关机转。

除了胎位问题,陈玉娟说,孕妇常会有孕吐、水肿、吃太多肥胖,或因胎火旺盛导致睡不好,也有孕妈咪因子宫压迫肠子导致痔疮、便秘,担心西药用药疑虑,也会转用中医调理。

陈玉娟说,过去曾有孕妇因子宫压迫神经,不仅有痔疮,甚至走路还会痛,中医除了用药调理,也会用艾灸补肾气,肾气足、减缓子宫压迫力道,孕妇的生活品质也会比较好。

3、艾灸纠正胎位的方法

老幼妇女都是适用人群,一些简单的风湿痛、慢性疾病能治疗,同时艾炙治疗胎位不正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至阴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肾经脉气始接之处,刺激至阴能激发膀胱经经气,调整肾经经气,使阴阳平衡,又可沿肾经循行传递所受信息至腹部胞宫,维系和调达胞宫气血,从而纠正胎位。现代医学也证明灸至阴穴可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从而增强胎位的活动,有助于胎位的自转而达到纠正胎位的目的。

治疗时让孕妇取仰卧位,屈膝,因为此时是腹壁最放松的时候。施治者用点燃的艾条对准孕妇两侧足小趾外侧约1寸(以一韭菜页宽度左右)至阴穴处施灸,以孕妇觉足小趾外侧温热但不灼痛为度。只要正确掌握施治要点,一般孕妇3~5次即可使胎位转正。施术时间最好选在下午15~17时。孕妇排空小便后取仰卧位,宽衣解带,脱去一侧袜子,放松全身肌肉,保持平稳均匀呼吸,双眼自然闭合意想腹内胎儿转动。每次15~20分钟,每天施灸1~2次,胎位转正即停止。此方法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源于公元7世纪的唐代医家张文仲的《太平圣惠方》。该法具有效果好,痛苦小,经济安全等优点。一般来说,应在孕6个月以后进行,因为6个月以前的胎位不正可能会自行转回去。另外如有脐带绕颈、羊水少、腹壁过紧等情况,则胎位也不易纠正。

此外对于产妇尿潴留,也可以用针刺配合艾箱灸,效果同样不错。产妇同样取仰卧位,在针刺小腿三阴交穴、阳陵泉穴的同时,用艾箱灸少腹部3处穴位(关元、气海、中极),灸完取针。因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有利水、祛湿之功效。三阴交属足三阴经(足太阳脾、足厥阴肝经、足少阴)交会穴,有调理肝、脾、肾之功用。两者并用,效果十分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