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正确方法是什么 6个正确饮酒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31 10:00:00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都喜欢喝酒,喝酒对身体有好处,但是要注意自己的饮酒量,大量的喝酒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大家应该注意身体的调理方法,少喝酒,避免造成自己的身体受到影响,我们应该正确的喝酒,那么,正确饮酒的方法是什么呢?1.常饮质量好、度数低的酒古人对酒的品质十分讲究。

早在周代,酒便有了《五齐》、《三酒》之分。

五齐是按酒的情独及味的厚薄分为五等,三酒是依据酒的酿造时间和长短而划分的。

并认为不应该饮用那些度数髙而质量低的烈性酒,而应该适量饮用一点味淡而质量较好的酒,这一观点深为后世注重养生的人所重视。

2.饮时心境要好古人认为,酒不能乱饮,只有在身体和情绪正常的情况下才能饮用,身体不适、过分忧愁或盛怒之时都不能饮酒。

否则会损害身体健康。

秦人徐坷在《情裨类钞》中谈到饮食卫生时说:“于饮食而讲卫生,宜研究食时之方法,凡遇愤怒或夏郁时,皆不宜食,食之不能消化,易于成病,此人人所当切戒者也。

”饮酒更应如此,按中医的理论说,人在发怒时,肝气上逆,面红耳赤,头痛头晕,如再饮酒,加上乙醇的作用,势如火上浇油,更宜失控,以致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古人为使饮酒时的情绪达到最佳状态,也摸索出了至今看来仍可仿效的办法。

选择合适的时机:如凉月好风,袂雨时雪;花开满庭,新酿初熟;旧地故友,久别重逢时饮酒,可达到宾主皆欢的愿望;而在日炎风燥,渡阴恶雨;近暮思归,心情烦躁时则不宜饮酒。

选择合适的场合:无论在花前月下,泛舟中流的露天场合,还是在宅舍酒楼,只要使人感到幽雅、舒畅,便是饮酒的最佳场合。

3.温酒而饮古人饮酒多温热了喝。

商周时期的温酒器皿等,便是有力的证明。

酒何以温而饮之?元人贾铭说:“凡饮酒宜温,不宜热”。

但喝冷酒也不好,认为“饮冷酒成手战(即颤抖)”。

明人陆容在《寂菽杂记》中记载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尝闻一医者云:‘酒不宜冷饮’颇忽之,谓其未知丹溪之论而云然耳。

”4.饮必小咽现代人饮酒常讲究干杯,其实此种饮酒方法并不科学。

正确的饮法应该是轻酌慢饮。

《吕氏春秋》说:“凡养生,……饮必小咽,端直无戾。

”明龙遵钗在《饮食绅言》中说:“喝酒不宜太多大急”,否则会损伤肠胃和肺。

5.勿混饮元人贸铭在《饮食须知》中说:“尝不害生也。

”酒也是如此,各种不同的酒中除都含有乙醇外,还含有其他一些互不相同的成分,其中有些成分不宜混杂。

多种酒混杂饮用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会使人感觉胃不舒服、头痛等。

《清升录》酒不可杂饮。

饮之,虽善酒者亦醉,乃饮家所深。

”另外,药酒也不宜用作饮宴用酒。

药酒中一般合有多种中草药成分,如作饮宴用酒,某些药物成分可能和食物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令人不适。

6.空腹勿饮中国有句古语叫“空腹盛怒,切勿饮酒”,认为饮酒必佐佳肴。

唐孙思邈《干金食治》中也提醒人们忌空腹饮酒。

因为酒进入*后,乙醇是靠肝脏分解的,肝脏在分解过程中又需要各种维生素来维持辅助,如果此时胃肠中空无食物,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造成肌理失调、肝脏受损。

因此,饮酒时应佐以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菜肴、水果,这也是饮酒养生的一个窍门。

温馨提示:大家应该注意自己的调理方法,不要大量的喝酒,这样的危害是很多的,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调理方法,合理的进行休息,少喝酒,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肾脏护理方法,喝酒之后应该多吃水果如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