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胸痛通常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可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疼痛可能向颈部或背部放射。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由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引起,常见诱因包括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腹内压增高等。
1、烧灼样疼痛
胸骨后烧灼感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特征,疼痛多发生于餐后1-2小时或夜间平卧时。胃酸反流直接刺激食管黏膜神经末梢,导致灼热感从剑突下向上延伸至胸骨中段,部分患者描述为火烧样或辣痛。症状加重可能与食用高脂饮食、咖啡因或酸性食物有关。
2、放射痛
约三成患者会出现疼痛向颈部、下颌或背部放射的现象,易与心绞痛混淆。这种牵涉痛源于食管与心脏的神经支配重叠,但区别于心绞痛的是,反流性胸痛通常不伴随冷汗或濒死感,且服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肠溶片可缓解。
3、体位相关性
胸痛在弯腰、平卧或腹压增加时明显加重,直立位可减轻。这与重力作用减弱导致胃酸更易反流有关。患者常诉夜间痛醒需垫高枕头,部分合并夜间咳嗽或声音嘶哑,提示可能伴有喉部反流。
4、伴随反流症状
胸痛多与反酸、嗳气同时出现,口腔可闻到酸腐味。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时,可能刺激迷走神经引发反射性唾液分泌增多,表现为突然满口清水,医学称为反流性唾液分泌。严重者可观察到食物残渣反流至口腔。
5、假性心绞痛
部分患者胸痛呈现压榨性,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这种疼痛源于食管痉挛或黏膜炎症刺激,与真正的冠状动脉缺血不同,但需通过胃镜检查或24小时食管pH监测鉴别。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缓解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避免饱餐及睡前进食,戒烟限酒,减少巧克力、薄荷等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夜间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20厘米。若胸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须及时消化内科就诊排除巴雷特食管等并发症。日常可记录胸痛发作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