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恢复期可重点刺激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天宗穴及阿是穴等穴位,配合推拿手法能加速局部气血循环。肩周炎多因风寒湿邪侵袭或慢性劳损导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
1、肩髃穴
位于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属手阳明大肠经。刺激该穴位可疏通上肢经络,缓解肩前侧疼痛。推拿时用拇指指腹按揉3-5分钟,配合抬臂动作效果更佳。艾灸此穴能温经散寒,适合风寒型肩周炎。
2、肩髎穴
在肩峰后下方凹陷中,属手少阳三焦经。主治肩后部放射性疼痛,针刺或点按此穴可松解肩关节后侧肌群粘连。日常可用对侧手掌根环形揉压,配合热敷促进局部代谢。
3、肩贞穴
腋后纹头上1寸处,属手太阳小肠经。针对肩关节外展受限有明显改善作用,弹拨该穴位能解除冈下肌痉挛。建议采用扌衮法配合穴位刺激,逐步恢复肩关节旋转功能。
4、天宗穴
肩胛冈下窝中央凹陷处,属手太阳小肠经。主治肩胛区牵涉痛,深按此穴可缓解菱形肌紧张。刮痧时从该穴向四周放射状操作,有助于消除深层软组织炎症。
5、阿是穴
即局部压痛点,多位于肱二头肌长头腱或肩峰下滑囊处。采用弹拨法松解粘连时,应以患者耐受为度逐步加力。可配合中药热奄包外敷,促进炎性物质吸收。
肩周炎康复期需坚持每日进行爬墙、钟摆等功能锻炼,避免提重物及受凉。饮食宜选用黑豆、桑枝、薏苡仁等祛湿通络食材,风寒型可适量饮用当归桂枝药酒。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肌肉萎缩,应及时进行针灸、小针刀等专业治疗。睡眠时注意保持患侧肩部保暖,侧卧姿势需用枕头支撑手臂减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