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通常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少数情况下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风热感冒属于中医辨证范畴,对应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鼻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引发,若继发细菌感染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
病毒感染是风热感冒的主要病因,常见病原体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这些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引起咽痛、流黄涕、发热等典型症状。病毒性感冒具有自限性,病程一般持续3-7天,血常规检查常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中医认为此类症状属于风热犯表证,治疗以辛凉解表为主,常用银翘散等方剂。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治疗不及时时,可能继发细菌感染。此时可出现持续高热、脓痰、扁桃体化脓等表现,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常见继发感染的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这种情况需要结合抗生素治疗,但须经医生诊断后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中医辨证多属表里同病或肺胃热盛证,需配合清热解毒类药物。
出现风热感冒症状时建议多休息、保持空气流通,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若症状加重或持续超过一周,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原体类型。日常应注意锻炼增强体质,流感季节避免人群密集场所,中医养生推荐饮用桑菊饮等代茶饮辅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