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中风后遗症有治疗效果吗

发布时间:2025-06-03 13:16:41

艾灸对中风后遗症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艾灸通过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肢体麻木、语言障碍等后遗症症状,常与针刺、中药等疗法联合使用。

1、促进气血运行:

艾灸的热力能渗透肌肤深层,刺激特定穴位如足三里、曲池等,促进局部气血循环。中风后气血瘀滞导致的半身不遂,通过艾灸可缓解肌肉僵硬,增强患侧肢体活动能力。

2、调节脏腑功能:

选取关元、气海等穴位施灸,可温补脾肾阳气。中医认为中风与肝肾不足相关,艾灸能调节内脏功能,改善二便失禁、吞咽困难等脏腑失调症状。

3、缓解疼痛麻木:

针对患侧肢体感觉异常,艾灸阿是穴或夹脊穴能显著减轻疼痛。其温热效应可降低神经敏感度,配合艾叶的药用成分,对中枢神经损伤有修复作用。

4、改善语言功能:

艾灸廉泉、哑门等穴位可刺激舌咽神经。临床观察显示,持续艾灸能促进语言中枢功能重组,对运动性失语有改善效果,需配合言语训练效果更佳。

5、预防二次中风:

定期艾灸百会、风池等穴位,可稳定血压、调节血脂。通过改善微循环和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栓再次形成的风险。

实施艾灸疗法时需注意体质辨证,阴虚火旺者慎用。建议选择三年陈艾绒,避免烫伤皮肤。配合当归羊肉汤等温补膳食,适度进行八段锦锻炼。治疗期间定期评估肌力恢复情况,若出现头晕等不适立即停灸。重度后遗症患者需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在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艾灸方案,坚持3个月以上可见显著效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