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艾灸治疗六位

发布时间:2025-06-05 06:22:40

抑郁症可通过艾灸百会穴、神门穴、内关穴、太冲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辅助治疗。艾灸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能改善情绪低落、失眠等抑郁症状。

1、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艾灸百会穴能升阳举陷、醒脑开窍,对情绪抑郁、思维迟缓有调节作用。用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以局部温热为度。该穴为督脉要穴,传统医学认为其与脑神功能密切相关。

2、神门穴:

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艾灸神门穴可宁心安神,缓解抑郁伴随的心悸、失眠症状。采用雀啄灸法,每次5-8分钟。此穴属手少阴心经,中医理论认为情绪问题多与心神失养相关。

3、内关穴: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艾灸内关穴能宽胸解郁,改善胸闷气短等躯体化症状。用回旋灸法操作10分钟左右。该穴为八脉交会穴,具有双向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

4、太冲穴:

在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艾灸太冲穴可疏肝解郁,针对易怒、胁胀等肝气郁结型抑郁效果显著。采用温和灸法15分钟。此穴为肝经原穴,中医认为情志不畅多责之于肝失疏泄。

5、三阴交穴:

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艾灸三阴交能健脾疏肝、调补气血,适用于伴有食欲减退的抑郁患者。用艾炷灸5-7壮。该穴为肝脾肾三经交会处,对内分泌系统有整体调节作用。

6、足三里穴:

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艾灸足三里可补益脾胃、扶助正气,改善抑郁伴发的乏力症状。采用隔姜灸法每次10分钟。此穴属足阳明胃经,现代研究证实其对神经系统有调节功能。

艾灸治疗抑郁症需配合情志调理,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饮食宜选用百合、莲子、山药等安神健脾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重度抑郁患者应及时结合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艾灸过程中注意观察皮肤反应,阴虚火旺体质者慎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