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灸治疗仪怎么用

发布时间:2025-06-01 07:40:32

电针灸治疗仪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操作流程包括穴位定位、参数调节、电极固定和疗程管理。主要步骤有选择治疗模式、调整电流强度、确定治疗时间、观察身体反应和定期评估效果。

1、穴位定位:

使用前需由中医师辨证选穴,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合谷、曲池等治疗性穴位。定位可借助解剖标志或电子穴位探测仪辅助,皮肤需清洁消毒。孕妇腹部、心脏区域及破损皮肤禁止施针。

2、参数调节:

根据病症选择疏密波、断续波等波形,初次使用电流强度从0.1mA开始渐进调节。治疗时间一般单穴15-20分钟,肢体穴位可稍延长。仪器频率多设置在2-100Hz范围,痛症多用低频,麻痹多用高频。

3、电极固定:

将导电电极片贴于穴位或夹持针柄,确保接触良好无松动。电极间距应大于2厘米,避免电流回路重叠。皮肤敏感者可垫生理盐水纱布,出现刺痛感应立即调整位置。

4、身体观察:

治疗中需询问患者感受,正常应有酸麻胀重等得气感。出现心慌、头晕等不适需终止治疗。治疗后皮肤微红属正常现象,若出现灼伤、水疱需及时处理。

3、疗程管理:

急性病症每日1次,5-7天为1疗程;慢性病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两个疗程间需间隔3-5天。治疗期间配合推拿、艾灸等传统疗法可增强效果。

使用电针灸仪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宜清淡,少食生冷辛辣,可适量食用山药、红枣等健脾食材。治疗后2小时内不宜洗澡或接触冷水,注意穴位局部保暖。定期复查并根据症状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建议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