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

发布时间:2025-06-14 09:16:16

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涵盖感冒、咳嗽、胃痛、失眠、高血压等疾病,主要通过辨证论治结合中药、针灸、推拿等综合干预手段。诊疗核心包括辨明证型、对症施治、调理体质三步骤,需根据寒热虚实等病机特点选择相应治法。

1、感冒:

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宜用荆防败毒散解表散寒;风热感冒见咽痛涕黄,银翘散辛凉透表为主。暑湿感冒需藿香正气散化湿解暑,体虚感冒可配伍玉屏风散益气固表。针灸取风池、合谷等穴疏风解表,生姜红糖水辅助发汗。

2、咳嗽:

外感咳嗽分风寒袭肺三拗汤、风热犯肺桑菊饮、燥邪伤肺桑杏汤三类。内伤咳嗽常见痰湿蕴肺二陈汤、肝火犯肺黛蛤散、肺阴亏虚沙参麦冬汤等证型。可配合天突、肺俞穴位按摩,雪梨炖川贝润肺化痰。

3、胃痛:

寒邪客胃用良附丸温中散寒,饮食停滞选保和丸消食导滞,肝气犯胃以柴胡疏肝散理气止痛。脾胃虚寒证适用黄芪建中汤,胃阴不足宜用一贯煎。艾灸中脘、足三里可缓解症状,日常需避免生冷辛辣刺激。

4、失眠:

心脾两虚归脾汤补益心脾,阴虚火旺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肝郁化火用丹栀逍遥散疏肝清热。心胆气虚可选安神定志丸,痰热扰神则用温胆汤。睡前按压神门、三阴交穴位,配合酸枣仁粥宁心安神。

5、高血压:

肝阳上亢型以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痰湿中阻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熄风。肝肾阴虚宜镇肝熄风汤,阴阳两虚需二仙汤调和阴阳。可长期饮用决明子菊花茶,太冲、涌泉穴刮痧辅助降压,需监测血压变化。

中医内科诊疗强调"三因制宜",需考虑地域季节差异、体质强弱特点及病情发展阶段。建议慢性病患者建立节气养生习惯,春季疏肝可饮用玫瑰陈皮茶,夏季清心用莲子心竹叶泡水,秋季润肺多食百合银耳羹,冬季温肾常吃核桃黑芝麻。适度练习八段锦、五禽戏等导引术,配合情志调节避免过喜过怒。急重症或疗效不佳时需及时中西医结合诊治,服药期间忌食与药性相克食物,如服用人参忌萝卜,服用何首乌忌葱蒜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