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可通过热敷按摩、功能锻炼、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手术松解等方式治疗。肩周炎通常与肩部劳损、风寒湿邪侵袭、外伤、退行性病变、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等症状。
1、热敷按摩
采用艾叶煎水热敷患处配合穴位按摩可缓解局部粘连。取肩髃、肩髎等穴位,用拇指指腹环形按压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能促进血液循环。寒湿型患者可配合姜汁涂抹后热敷,注意温度控制在50℃以下避免烫伤。
2、功能锻炼
爬墙运动与钟摆训练能改善关节活动度。面向墙壁手指交替上爬至极限位置保持10秒,每日练习3组。疼痛缓解期可进行毛巾牵拉训练,双手握毛巾两端做上举动作,注意动作需缓慢渐进。
3、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贴剂等消炎镇痛。寒凝血瘀型适用小活络丸,气血不足者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外用可选择伤湿止痛膏贴敷,皮肤过敏者改用云南白药气雾剂。
4、针灸推拿
毫针针刺肩三针配合火罐疗法效果显著。取肩前、肩后、天宗等穴位,留针20分钟后拔罐5分钟。推拿采用滚法松解三角肌,配合摇肩法改善关节功能,注意手法需由轻到重。
5、手术松解
对于病程超过1年的顽固性病例,可考虑关节镜下松解术。术后早期进行被动活动训练,配合超声波治疗预防再粘连。需注意术后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
日常应避免肩部受凉,睡眠时勿压患侧。饮食宜多食山药、黑豆等健脾食材,忌食生冷海鲜。疼痛发作期可用盐袋热敷,配合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锻炼。若出现夜间痛醒或上肢麻木需及时复查,病程超过6个月未改善建议进行肌骨超声检查。